一場春雪漸漸消融,黑土地還在漸漸蘇醒,黑土地上的人們卻早已開始忙碌:準備農資、籌措資金、清雪扣棚、檢修機具,還有一些人走進科技備耕的課堂,和專家面對面探討增產良方……
據黑龍江省農業農村廳農情調度,截至3月18日,全省種子已下擺72.96%,化肥下擺71.4%,0#柴油下擺54.1%,農藥下擺38.7%,農膜下擺66.8%。水稻育秧棚98.02%已完成清雪,88.09%已完成扣棚。
在機具準備上,全省已檢修農機具233.15萬臺(套),占計劃的82%;培訓農機管理和農機駕駛操作等農機從業人員7.71萬人次。
在科技備耕上,全省全面實施農業科技培訓“百日行動”,累計培訓農民和農技人員51.3萬人次,舉辦培訓班1933場次,高素質農民專題培訓475場次。
密集部署列出備耕時間表
3月16日,省農業農村廳發出《關于印發全省2024年備春耕生產指導意見的通知》,隨通知下發的還有4個附件:《2023年黑龍江省秸稈綜合利用技術指南》《黑龍江省2024年農作物優質高效品種種植區劃布局》《2024年黑龍江省備春耕生產機械化技術指導意見的通知》《2024年黑龍江省備春耕植保工作要點》。
通知中說,要壓緊壓實生產目標任務。各地要全面落實耕地保護和糧食安全黨政同責,共同擔起穩面積、提單產、增總產責任。同時,要配合好自然資源部門加大對《關于嚴格耕地用途管制的通知》的宣傳,讓種植主體了解耕地用途管制政策,指導生產主體依法依規發展蔬菜、中藥材、食用菌等高值高效作物。要加強撂荒耕地排查,一旦發現撂荒,要按照“能種盡種”原則,一畝不差地落實復耕復種計劃。要引導農戶提早確定農業生產托管服務意向,加快托管服務合同簽約。
通知還對每一項工作列出了時間表,比如3月20日前,水稻智能程控水稻浸種催芽車間要確保全部達到待用狀態;3月25日前,全面完成水稻育秧大棚清雪扣棚任務;3月底前,各地要全面落實好種植計劃,完成好農機具檢修工作;4月初,各地春耕生產物資下擺工作要全部到位;力爭4月25日左右結束水稻育苗,5月20日左右結束大田播種,5月25日左右結束水稻插秧,切實把各種農作物都播(插)在豐產期,為奪取全年糧食豐收打下堅實基礎。
加快推進秸稈還田離田
通知要求,各地要落靠“田長制”主體責任,確保秸稈還田與離田工作順利實施。要合理制定秸稈還田、離田計劃,將包保人員、作業方式、作業機械細化到每個地塊。要搶抓化凍前的有效時間,組織秸稈收儲運主體和廣大農戶加快秸稈離田進度,對打完包但未離地的,要抓緊集中清運,做到徹底“清零”。對尚未打包的秸稈,要做到打包清運一條龍作業,確保3月底前應離盡離、離田離地,不誤農時。要充分利用省級秸稈還田作業補貼和保護性耕作補貼政策,根據當地積溫、降水和大風等氣候特點,結合種植結構、耕作習慣和土壤類型,選擇適宜的秸稈還田作業模式,依托農機合作社或農機大戶,實行集中連片作業,按照技術路線和作業規范,提高秸稈還田作業標準和作業效率,整村、整鄉推進。
扣棚整地 水田緊鑼密鼓
15日開始,一場春雪飄飄灑灑,又增加了各地水稻育秧大棚清雪扣棚的難度。省農業農村廳要求,對積雪厚的地方,要充分集中機械力量、畜力、人力,加快清理育苗地、苗床土除雪化凍工作,做到清除一棟扣一棟,確保播種時置床化凍深度達30厘米以上。要避免帶雪扣棚,防止積雪融化造成置床濕度過大,無法適時播種和影響播種質量;集中育秧小區要把積雪運到遠離小區的地方,棚與棚之間必須挖有排水溝,防止積水倒灌。針對一些地區勞動力不足問題,各地要組建農民服務隊,要清除育秧小區內道路積雪,保證小區內道路暢通。同時,要加強對已扣大棚的管理,雪后要及時清除棚頂積雪,加固棚架、棚膜,做好風雪災害防范工作,防止因管理不到位壓塌或刮倒大棚,避免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一方面清好雪,一方面還要用好冬雪,截蓄桃花水,促進水庫補庫增容,為水稻泡田用水創造條件。水田整地要堅持翻耙旋相結合,已秋翻的提倡旱整地,實行節水作業;未秋翻的,半喂入收獲機收獲后的秸稈根茬,可用水田犁深翻18厘米以上把秸稈埋入土壤,然后進行淺水泡田,在花達水狀態下用裝有滑切攪漿刀的攪漿平地機打漿整地,避免秸稈漂浮;經全喂入收獲機收獲后的高留茬水田,無需翻耕,可使用裝有滑切攪漿刀的高留茬還田整地機,在泡水一周后花達水狀態原茬攪漿2-3遍,沉降后可滿足機械化插秧要求。
保墑增溫 旱田因地制宜
旱田如何因地制宜整地?通知要求得很細致,各地要根據土壤墑情和作物茬口,以保墑為主,局部土壤含水量大的地區與散墑作業相結合,指導農民科學選擇適宜的整地方式,促進保墑增溫,為奪全苗創造條件。對去秋已起壟地塊,要頂凌鎮壓,封墑保墑;對已耙完整平地塊,要頂凌起壟鎮壓,達到待播狀態;對已翻完未耙地塊,要抓住墑情,實行封墑耢平耙細、起壟鎮壓;對壟形保持好可原壟免耕播種的地塊,提前將田間積堆秸稈散開平鋪,防止播種拖堆;對秸稈已離田地塊,對田間秸稈殘余物進行再清理、再離田,提高播種質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