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耳、科迪華、先正達、巴斯夫、利馬格蘭、科沃施、丹農種子、隆平高科、瑞克斯旺、坂田種子是全球種業十強榜單的“常客”,這些巨頭在種業技術研發、市場開拓策略上的動態值得關注。
種業巨頭的未來發展關注哪些重點,呈現哪些趨勢?一起來看看!
PART.01
發力種業原始創新
創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雜交小麥突破的核心是大幅提高產量的潛力。隨著世界人口持續增長,對糧食尤其小麥等主糧的需求空前高漲,拜耳、科迪華均在發力雜交小麥這一前沿賽道。
今年6月,科迪華對外宣布未來研發動向,包括雜交小麥、矮稈玉米、基因編輯。2024 年 11 月,其宣布推出一種首創的、專有的非轉基因雜交技術。雜交小麥產品則計劃在2027年推出。
不久前,科迪華宣布分拆為兩家,一家由其現有的作物保護業務組成(新科迪華“New Corteva”),另一家名為“SpinCo”,由其現有的種子業務組成。
拜耳同樣致力于開發雜交小麥。自2021年4月以來,其與歐洲領先的品種小麥制造商RAGT建立戰略研發合作伙伴關系,成功推進在美國和歐洲市場的雜交小麥育種計劃。首批產品預計在未來十年內上市。
矮稈玉米通過降低植株高度,提高抗倒伏能力和宜機化管理,同時允許更高的植株密度,從而提高產量。拜耳、科迪華也在發力培育矮稈玉米。
拜耳聲稱自主研發的Preceon智能玉米系統將顛覆全球玉米生產模式。Preceon植株較矮,在大風和惡劣天氣條件下的適應性更強。2024年初,拜耳采用傳統育種方法培育出的矮稈玉米實現了初步的商業化推廣目標,生物技術版Preceon預計于2027年上市。拜耳還在與Pairwise合作開發基因編輯版Preceon。科迪華則預計在2027年推出矮稈玉米技術。
基因編輯、轉基因等生物育種技術同樣吸引種業巨頭的重點關注。巨頭們通過性狀技術提升作物抗蟲、耐旱等特性,例如科迪華的性狀技術可同時防護地上和地下害蟲。2024年其推出首款CRISPR編輯大豆,能夠提高支鏈淀粉含量,已獲美國FDA批準。
借助基因編輯、精準育種、小分子和生物等關鍵技術創新平臺,拜耳為種植者提供所需的產品,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效率。2024年6月,拜耳宣布,計劃在未來10年內推出十大重磅創新產品,革命性技術包括新型大田除草劑 Icafolin、生物技術版 Preceon 智能玉米系統、第四代抗玉米根蟲技術、第四代和第五代大豆耐除草劑性狀以及第三代和第四代抗蟲性狀等。
PART.02
生物技術+數字農業+人工智能
單一和孤立技術的時代已經過去。以拜耳為代表的種業巨頭,正嘗試構建更緊密聯系的整合農業系統,以智能的方式將種子、性狀、作物保護和數字解決方案結合起來,使種植者和環境同時受益。
目前,先正達正加速建設MAP現代農業平臺,整合數字農業解決方案(遙感、精準氣象等),指導農戶科學種植,推動規模化經營。
隆平高科不斷攻克生物育種技術,以期進一步實現國產化替代。科迪華則聚焦玉米和大豆的性狀堆疊技術,結合精準農業工具提升作物抗性和產量。
作為全球最大的種子公司,拜耳在玉米、大豆、棉花、蔬菜和特種作物領域實力強勁。在2018 年收購孟山都之后,進一步擁有了領先的生物技術和數字農業平臺。其旗下的Climate FieldView數字農業平臺已成為重要的決策工具,廣泛應用于全球超2.5億英畝的作物,是業內領先的涵蓋種植者和田間試驗種子性能的數據庫。
值得關注的是,作為對內部研發工作的補充,拜耳也在評估旗下多項資產,尋求與戰略合作伙伴在基因編輯、生物解決方案等技術方面的合作。
PART.03
再生農業與可持續
推廣再生農業實踐并擴大規模,是讓自然恢復生機的同時提升產量的關鍵,而研發和數字化技術則是關鍵推動因素。
巴斯夫是全球最大的化工公司,在2018年收購了拜耳的部分資產,從而進入種子市場。目前,其在油菜籽、棉花、大豆和小麥種子以及作物保護產品組合,尤其是殺菌劑和種子處理劑上占據有利地位。該公司通過種子處理技術(如殺菌劑)和耐逆作物品種推動資源高效利用,目標是提供創新和可持續的解決方案,提高作物質量和產量。
先正達針對氣候變化開發生物多樣性保護技術,其研發的部分玉米品種在干旱地區表現突出。拜耳則計劃到下一個十年中期,將再生農業推廣到全球4億多英畝土地上。拜耳已于2023年推出直播稻系統,相較于移栽稻,可幫助種植者節水高達40%,減少高至45%的溫室氣體排放,并有大幅減少人工依賴。
利馬格蘭在研發中將農藝實踐中新的、技術驅動的變化考慮在內,尤其涉及到數字解決方案。該公司特別關注精準農業,使用數據建模幫助農戶管理他們的生產運營。
PART.04
細分領域專業化+向外擴張
在細分領域專業化上,隆平高科以雜交水稻、玉米、小麥三大主糧作物種業板塊為核心,同時涵蓋黃瓜、辣椒、谷子、食葵等“四小龍”專精特新作物種業板塊。
利馬格蘭專注于大田種子、蔬菜種子和谷物產品。科沃施是甜菜市場的領導者,在玉米、小麥、大麥、黑麥和油菜籽領域也占有一席之地。瑞克思旺深耕蔬菜種子研發,通過長期合作模式鞏固歐洲市場優勢。坂田種子在蔬菜、觀賞種子領域處于領先地位。丹農種子公司的牧草和草坪種子占據最大的全球市場份額,擁有完整的供應鏈。
為了應對政策與貿易挑戰,歐盟對轉基因作物的限制,也促使拜耳和科迪華加速非轉基因性狀,如耐旱小麥的研發。
在市場擴張上,隆平高科作為雜交水稻種業的領導羊,正在巴西等新興市場加速布局,重點推廣高產水稻和玉米品種。先正達則依托中國資源,加強在東南亞和非洲的蔬菜種子市場拓展。
拜耳、科迪華等企業通過本土化戰略強化區域競爭力,例如科迪華在北美通過價格策略應對全球價格上漲趨勢,拜耳則在歐洲、中東和非洲通過技術推廣擴大市場份額。
來源丨農財君綜合整理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