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0日,記者從成都市農業農村局獲悉:近日,成都市15條支持種業發展項目的政策對外公布,最高支持資金可達1000萬元。
2022年8月,成都市頒布了《成都市推動種業高質量發展的十條措施(試行)》,推進現代種業產業建圈強鏈。本次15條支持政策分別對玉米種企、國家植物新品種權、畜禽遺傳資源、種業強企和人才等方面進行補貼,堪稱覆蓋種業鏈條方方面面。
15條支持政策中,最受關注的條目是“對新獲批建設的國家重點實驗室給予1000萬元資金支持”。在科研平臺支持方面,還包括對新獲批建設的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給予300萬元配套資助;對新認定的國家級和市級科技企業孵化器,分別給予150萬元、50萬元支持;對新認定的市級工程技術研究中心、市級產學研聯合實驗室,給予最不高50萬元支持。支持在蓉企業牽頭承擔國家科技重大項目,按照實際國撥經費的15%給予最高200萬元配套資助。對成功設立院士(專家)創新工作站的給予最高50萬元資助。鼓勵符合條件的種業高層次人才申報“蓉漂計劃”,對入選“蓉漂計劃”頂尖創新團隊,給予最高500萬元資金支持。
在龍頭企業帶動方面,對全球種業20強或中國種業10強企業在蓉設立總部或區域總部的,給予300萬元一次性獎勵。支持種業企業上市融資,對成功在主板、創業板、科創板、北交所上市的企業,在享受現有上市支持政策的基礎上,追加補貼200萬元。
政策鼓勵創新主體開展技術交易活動,吸納轉化科技成果,分別對技術交易輸出方和交易中介方,按技術合同實際成交額的3%,一次性給予單個項目最高50萬元資助,每個單位單一年度最高300萬元資助;對技術交易吸納方,按技術合同實際成交額的4%,一次性給予單個項目最高100萬元資助,每個單位單一年度最高300萬元資助。
此外,政策還覆蓋了新獲得國家植物新品種權、農機補貼、“農貸通”平臺融資貸款等生態圈,根據不同情況,均有不同程度的補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