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推薦閱讀 » 正文

2024玉米TOP10之外的關鍵題:誰將能引領下一個“鄭單958”大品種時代?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25-10-08  來源: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982
 

 2024玉米TOP10之外的關鍵題:誰將能引領下一個“鄭單958”大品種時代?

      根據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發布的《2024年全國玉米推廣面積前十品種排名》,我國玉米產業正呈現出高產穩產、抗逆廣適與技術升級并行的顯著趨勢。

      一、高產與耐密植仍是核心方向

      從十大推廣品種來看,高產與耐密植依然是當前玉米育種和推廣的核心特征。這表明,通過增加單位面積的種植株數來提升產量,仍然是實現玉米穩產增收的重要途徑。耐密品種不僅能充分利用光、熱、水、肥等資源,還能為規模化種植提供更高的產量上限。

      二、抗逆性與廣適性是穩產關鍵

      在氣候變化頻發、極端天氣增多的背景下,抗逆性強、適應面廣的品種成為保障產量穩定的重要支撐。多個入榜品種在抗旱、抗病、抗倒伏等方面表現突出,有效應對了不同生態區域的復雜環境,為玉米生產提供了穩產“保險”。

      三、技術升級釋放巨大潛力

      值得關注的是,許多主流品種已陸續推出導入抗蟲、抗草甘膦等生物技術的升級版本。這意味著它們在未來的提質增效與成本控制方面將具備更大的潛力,也預示著我國玉米生產正加速邁向“生物育種+高效管理”的新時代。

      如何科學選擇適合的品種

      在實際生產中,選擇玉米品種不僅要參考排名和特性,更應結合自身種植條件與市場需求,做到“因地制宜、因需選種”。

      1.結合當地生態區域:

      務必選擇通過當地審定或引種備案的品種,確保其適應本地區的氣候、土壤和病蟲環境。農戶可參考當地農業農村部門發布的主導品種目錄,科學決策。

      2.考慮種植管理條件:

      若地塊水肥條件一般,可優先選擇抗旱、抗病能力強的品種;若追求高產且具備良好的水肥條件,則耐密植、高產潛力大的品種更為合適。

      3.關注市場與收益:

      若周邊有糧食加工企業或對商品品質要求較高,選擇商品性好、籽粒品質優的品種,往往能獲得更好的經濟回報。

      從“好品種”到“大品種”:需要服務賦能

      業內常說:“好品種是育出來的,大品種是推出來的。” 當前市場上優秀的玉米品種眾多,它們大多具備成為“大品種”的潛質,只是尚未形成足夠的市場規模與品牌影響力。

      一個品種要真正成長為“大品種”,不僅要具備優良的性狀——如高產穩產、綜合抗性強、無致命缺陷、適應當前生產需求——還離不開系統化的配套推廣與服務支撐。

      1. 好品種:綜合實力的體現

      “好品種”不僅要產量高、抗性強,還要具備良好的適應性、穩定性與品質表現。它能在不同環境下保持穩定產量,是生產者信賴的核心基礎。

      2. 好服務:助力品種價值落地

      “好服務”是品種推廣的倍增器。它包括營銷服務與技術服務兩個方面:

      營銷服務應做到精準定位、嚴格質量管控、科學市場布局與完善的銷售渠道;

      技術服務則要為種植戶提供全程技術指導,從播種密度、水肥管理到病蟲防控,形成系統化支持體系。

      只有“好品種+好服務”雙輪驅動,才能真正打造出被市場認可、被農民信賴的“大品種”。

      當前我國玉米種業正處于由“拼單產”向“拼綜合競爭力”轉變的關鍵階段。高產潛力、抗逆表現、生物技術升級與完善服務體系,正在共同塑造玉米品種的新時代格局。未來,誰能在品質、技術與服務三方面協同發力,誰就能引領下一個“大品種時代”。

      附十大品種介紹(首次審定):

      MY73(國審玉20206190)申請者:河南省豫玉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育種者:河南省豫玉種業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彭創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品種來源:T1932×T856

      特征特性:黃淮海夏玉米組出苗至成熟101天,比對照鄭單958早熟1.3天。幼苗葉鞘紫色,花藥綠色,株型緊湊,株高238厘米,穗位高94厘米,成株葉片數20片。果穗筒形,穗長16.6厘米,穗行數16-18行,穗粗4.8厘米,穗軸白色,籽粒黃色、硬粒,百粒重32.5克。接種鑒定,抗莖腐病,中抗小斑病、彎孢葉斑病、瘤黑粉病、南方銹病,感穗腐病。籽粒容重798克/升,粗蛋白含量10.57%,粗脂肪含量4.08%,粗淀粉含量72.14%,賴氨酸含量0.33%。

      產量表現:2018-2019年參加黃淮海夏玉米組綠色通道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678.4千克,比對照鄭單958增產8.97%。2019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95.5千克,比對照鄭單958增產8.59%。

      栽培技術要點:中等肥力以上地塊栽培,5月下旬至6月中旬播種,一般肥力每畝適宜種植密度4500-5000株,高水肥力每畝適宜種植密度5000-5500株。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黃淮海夏玉米區的河南省、山東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滄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區、陜西省關中灌區、山西省運城市和臨汾市、晉城市部分平川地區、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北地區、湖北省襄陽地區種植。


      裕豐303(國審玉2015010)申請者:北京聯創種業股份有限公司育種者:北京聯創種業股份有限公司品種來源:CT1669×CT3354

      特征特性:東華北春玉米區出苗至成熟125天,與鄭單958相當。幼苗葉鞘紫色,葉緣綠色,花藥淡紫色,穎殼綠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96厘米,穗位高105厘米,成株葉片數20片。花絲淡紫到紫色,果穗筒型,穗長19厘米,穗行數16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6.9克。接種鑒定,高抗鐮孢莖腐病,中抗彎孢葉斑病,感大斑病、絲黑穗病和灰斑病。籽粒容重766克/升,粗蛋白含量10.83%,粗脂肪含量3.40%,粗淀粉含量74.65%,賴氨酸含量0.31%。黃淮海夏玉米區出苗至成熟102天,與鄭單958相當。株高270厘米,穗位高97厘米,成株葉片數20片,穗長17厘米,穗行數14~16行,百粒重33.9克。接種鑒定,中抗彎孢菌葉斑病,感小斑病、大斑病、莖腐病,高感瘤黑粉病、粗縮病和穗腐病。籽粒容重778克/升,粗蛋白含量10.45%,粗脂肪含量3.12%,粗淀粉含量72.70%,賴氨酸含量0.32%。

      產量表現:2013~2014年參加東華北春玉米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880.1千克,比對照增產6.3%;201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856.5千克,比對照鄭單958增產8.8%。2013~2014年參加黃淮海夏玉米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684.6千克,比對照增產4.7%;2014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72.7千克,比對照鄭單958增產5.6%。

      栽培技術要點:中上等肥力地塊種植,畝種植密度3800~4200株。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


      中科玉505(陜審玉2015005號)

      申請者:北京聯創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者:北京聯創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CT1668×CT3354

      特征特性:幼苗葉鞘紫色,葉片綠色,成株株型半緊湊,總葉片數20-21片;平均株高276厘米左右,穗位97厘米,雄穗分枝數3-6個、花藥淺紫到紫色,雌穗花絲淺紫色;果穗筒型,穗軸紅色,籽粒半馬齒型,粒色黃,品質好。果穗長20厘米左右,果穗粗5.2厘米左右,結實性好,穗行數16行,出籽率88%左右。平均生育期97天與對照鄭單958熟期相當。經品質檢測:容重740 g/L,粗蛋白含量 9.91 %,粗脂肪 3.21%,粗淀粉 76.67 %。經抗病性鑒定:高抗小斑病,抗穗腐病,中抗大斑病,感莖腐病。

      產量表現:兩年區試平均畝產624.7公斤。

      栽培技術要點:5.15月下旬麥壟套種或麥后6月15日前直播,盡量搶時早播,一般肥力地塊種植4000~4500株/畝為宜。5.2科學合理施肥。重施拔節期肥,注意澆好抽雄水和灌漿水。5.3綜合防治病蟲草害。防治對象主要有草害、粘蟲、玉米螟等;注意防治玉米莖腐病。5.4籽粒成熟乳線消失、黑層形成進行機械或人工收獲,機械化籽粒直收在成熟后3-5天收獲更好。


      聯創839(國審玉20176024)

      申請者:北京聯創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者:北京聯創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CT16691×CT8204

      特征特性:東華北春玉米區出苗至成熟 127天,比鄭單958熟期早1天。幼苗芽鞘紫色,葉片綠色,葉緣綠色,穎殼淺紫色,花藥淺紫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85cm,穗位高112cm,成株葉片數21片。花絲紫色,果穗筒型,穗長19.9cm,穗行數16-18行,穗軸紅色,粒色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6.5g。接種鑒定,中抗大斑病、高抗鐮孢莖腐病、抗鐮孢穗腐病,中抗絲黑穗病,感灰斑病。籽粒容重760g/L,粗蛋白含量9.9%,粗脂肪含量3.59%,粗淀粉含量74.41%,賴氨酸含量0.35%。

      產量表現:2015 -2016年參加綠色通道東華北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806.8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7.4%;2016 年生產試驗試驗,平均畝產781.1公斤,比對照鄭單958增產6.4%。

      栽培技術要點:中等肥力以上地塊栽培種植,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畝種植密度3800株左右。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北京、天津、河北北部、內蒙古赤峰和通遼,山西、遼寧、吉林中晚熟區等東華北春玉米區種植。注意防治灰斑病。


      登海605(國審玉2010009)

      申請者: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育種者:山東登海種業股份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DH351×DH382

      特征特性:在黃淮海地區出苗至成熟101天,比鄭單958晚1天,需有效積溫2550℃左右。幼苗葉鞘紫色,葉片綠色,葉緣綠帶紫色,花藥黃綠色,穎殼淺紫色。株型緊湊,株高259厘米,穗位高99厘米,成株葉片數19~20片。花絲淺紫色,果穗長筒型,穗長18厘米,穗行數16~18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馬齒型,百粒重34.4克。經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接種鑒定,高抗莖腐病,中抗玉米螟,感大斑病、小斑病、矮花葉病和彎孢菌葉斑病,高感瘤黑粉病、褐斑病和南方銹病。經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北京)測定,籽粒容重766克/升,粗蛋白含量9.35 %,粗脂肪含量3.76 %,粗淀粉含量73.40%,賴氨酸含量0.31%。

      產量表現:2008~2009年參加黃淮海夏玉米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659.0千克,比對照鄭單958增產5.3%。2009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14.9千克,比對照鄭單958增產5.5%。

      栽培技術要點: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塊栽培,每畝適宜密度4000~4500株,注意防治瘤黑粉病,褐斑病、南方銹病重發區慎用。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山東、河南、河北中南部、安徽北部、山西運城地區夏播種植,注意防治瘤黑粉病,褐斑病、南方銹病重發區慎用。


      京科968(國審玉2011007)

      申請者: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

      育種者: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

      品種來源:京724×京92

      特征特性:在東華北地區出苗至成熟128天,與鄭單958相當。幼苗葉鞘淡紫色,葉片綠色,葉緣淡紫色,花藥淡紫色,穎殼淡紫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96厘米,穗位高120厘米,成株葉片數19片。花絲紅色,果穗筒型,穗長18.6厘米,穗行數16~18行,穗軸白色,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9.5克。

      產量表現:2009~2010年參加東華北春玉米品種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771.1千克,比對照增產7.1%。2010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716.3千克,比對照鄭單958增產10.5%。

      栽培技術要點:1.在中等肥力以上地塊種植。2.適宜播種期4月下旬~5月上旬。3.每畝適宜密度4000株左右。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北京、天津、山西中晚熟區、內蒙古赤峰和通遼、遼寧中晚熟區(丹東除外)、吉林中晚熟區、陜西延安和河北承德、張家口、唐山地區春播種植。


      中玉303( 國審玉20233191 )

      申請者: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安徽隆平高科種業有限公司

      育種者: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

      品種來源:CN3373×CNH3323

      特征特性:東華北中晚熟春玉米組出苗至成熟129.6天,比對照早熟0.4天。幼苗葉鞘紫色,花絲淺紫色,花藥淺紫色,穎殼綠色。株型緊湊,株高302厘米,穗位高129厘米,成株葉片數21片。果穗長筒型,穗長20.1厘米,穗行數16—20行,穗軸白色,籽粒黃色,百粒重37.4克。經鑒定,中抗大斑病,中抗莖腐病,中抗穗腐病,感灰斑病,感絲黑穗病,經測定,籽粒容重755克/升,粗淀粉含量74.44%,粗蛋白含量10.66%,粗脂肪含量3.27%,賴氨酸含量0.29%。西北春玉米組出苗至成熟132.9天,比對照晚熟1.8天。幼苗葉鞘紫色,花絲綠色,花藥紫色,穎殼綠色。株型緊湊,株高299厘米,穗位高132厘米,成株葉片數19片。果穗筒型,穗長18.5厘米,穗行數16—22行,穗軸白色,籽粒黃色,百粒重34.9克。經鑒定,感大斑病,中抗莖腐病,中抗穗腐病,感絲黑穗病,經測定,籽粒容重750克/升,粗淀粉含量75.37%,粗蛋白含量9.34%,粗脂肪含量3.42%,賴氨酸含量0.28%。

      產量表現:參加國家玉米品種聯合體試驗東華北中晚熟春玉米組。2021年區域試驗初試平均畝產887千克,比對照增產9.1%;2022年區域試驗復試平均畝產880千克,比對照增產7.9%;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884千克,比對照增產8.5%;2022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839千克,比對照增產8.0%。參加國家玉米品種聯合體試驗西北春玉米組。2021年區域試驗初試平均畝產1064千克,比對照增產5.9%;2022年區域試驗復試平均畝產1048千克,比對照增產6.2%;兩年區域試驗平均畝產1056千克,比對照增產6.0%;2022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025千克,比對照增產5.0%。

      栽培技術要點:東華北中晚熟春玉米適宜播種期4月下旬至5月初,密度4500—5000株/畝。西北春玉米適宜播種期4月下旬至5月初,密度4500—6000株/畝,注意防治地下害蟲危害。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吉林省四平市、松原市、長春市的大部分地區,遼源市、白城市、吉林市部分地區、通化市南部,遼寧省除東部山區和大連市、東港市以外的大部分地區,內蒙古赤峰市和通遼市大部分地區,山西省忻州市、晉中市、太原市、陽泉市、長治市、晉城市、呂梁市平川區和南部山區,河北省張家口市、承德市、秦皇島市、唐山市、廊坊市、保定市北部、滄州市北部春播區、天津市春播區種植。適宜在內蒙古巴彥淖爾市大部分地區、鄂爾多斯市大部分地區,陜西省榆林地區、延安地區,寧夏引揚黃灌區,甘肅省隴南市、天水市、慶陽市、平涼市、白銀市、定西市、臨夏州海拔1800米以下地區及武威市、張掖市、酒泉市大部分地區,新疆昌吉州阜康市以西至博樂市以東地區、北疆沿天山地區、伊犁州直西部平原地區種植。


      現代959(國審玉20210493)

      申請者:河南省現代種業有限公司

      育種者:河南省現代種業有限公司、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中心

      品種來源:京X006×京183

      特征特性:黃淮海夏玉米組出苗至成熟102.5天,比對照鄭單958早熟1.3天。幼苗葉鞘紫色,葉片綠色,花藥紫色,株型緊湊,株高278厘米,穗位高110厘米,成株葉片數19片。果穗筒形,穗長18.7厘米,穗行數14-18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半馬齒,百粒重34.1克。接種鑒定,中抗莖腐病,感穗腐病,感小斑病,感彎孢葉斑病,高感瘤黑粉病。籽粒容重765克/升,粗蛋白含量10.05%,粗脂肪含量4.01%,粗淀粉含量73.25%,賴氨酸含量0.30%。

      產量表現:2019-2020年參加黃淮海夏玉米組聯合體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690.0千克,比對照鄭單958增產8.2%。2020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678.1千克,比對照鄭單958增產6.3%。

      栽培技術要點:黃淮海夏玉米6月上中旬播種,中高水肥地塊種植,適宜種植密度4000-4500株/畝。注意防治瘤黑粉病、穗腐病、小斑病。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在河南省、山東省、河北省保定市和滄州市的南部及以南地區、陜西省關中灌區、山西省運城市和臨汾市、晉城市部分平川地區、江蘇和安徽兩省淮河以北地區、湖北省襄陽地區夏播區種植。


      鄭單958(國審玉20000009)

      申請者:河南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

      育種者:河南農科院糧食作物研究所

      品種來源:母本:鄭58;父本:昌7-2

      特征特性:屬中熟玉米雜交種,夏播生育期96天左右。幼苗葉鞘紫色,生長勢一般,株型緊湊,株高246厘米左右,穗位高110厘米左右,雄穗分枝中等,分枝與主軸夾角小。果穗筒形,有雙穗現象,穗軸白色,果穗長16.9厘米,穗行數14-16行,行粒數35個左右。結實性好禿尖輕。籽粒黃色,半馬齒型,千粒重307克,出籽率88-90%。抗大斑病、小斑病和黑粉病,高抗矮花葉病(0級),感莖腐病(25%),抗倒伏,較耐旱。籽粒粗蛋白質含量9.33%,粗脂肪3.98%,粗淀粉73.02%,賴氨酸0.25%。

      產量表現:1998、1999年參加國家黃淮海夏玉米組區試,其中1998年23個試點平均畝產577.3公斤,比對照掖單19號增產28%,達極顯著水平,居首位;1999年24個試點,平均畝產583.9公斤,比對照掖單19號增產15.5%,達極顯著水平,居首位。1999年在同組生產試驗中平均畝產587.1公斤,居首位,29個試點中有27個試點增產2個試點減產,有19個試點位居第一位,在各省均比當地對照品種增產7%以上。

      栽培技術要點:5月下旬麥壟點種或6月上旬麥收后足墑直播;密度3500株/畝,中上等水肥地4000株/畝,高水肥地4500株/畝為宜;苗期發育較慢,注意增施磷鉀肥提苗,重施拔節肥;大喇叭口期防治玉米螟。

      審定意見:


      東單1331(國審玉2016607)

      申請者:遼寧東亞種業有限公司

      育種者:遼寧東亞種業有限公司

      品種來源:XC2327×XB1621

      特征特性:東華北春玉米區出苗至成熟125天,比對照鄭單958早1天。幼苗葉鞘紫色,葉片綠色,花藥淺紫色。株型緊湊,株高280厘米,穗位116厘米,成株葉片數19片。花絲淺紫色,果穗筒型,穗長22厘米,穗粗5厘米,穗行數14-16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8.9 克。接種鑒定,高抗莖腐病,抗大斑病,感絲黑穗病。籽粒容重754克/升,粗蛋白含量9.57%,粗脂肪含量3.72%,粗淀粉含量73.71%,賴氨酸含量0.35%。

      產量表現:2013-2014年參加中玉科企東華北春玉米組區域試驗,兩年平均畝產800.2千克,比對照鄭單958增產3.6%;2015年生產試驗,平均畝產806.6千克,比對照鄭單958增產6.2%。

      栽培技術要點:中等肥力以上地塊種植,畝種植密度4500-5500株。

      審定意見:該品種符合國家玉米品種審定標準,通過審定。適宜黑龍江、吉林、遼寧、內蒙古、天津、河北、山西大于等于10℃活動積溫在2650℃以上,適宜種植先玉335、鄭單958的東華北春玉米區種植。注意防治絲黑穗病。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