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2日,2025年國家玉米花生新品種核心展示示范暨品種試驗培訓班在中原農谷舉辦。此次活動由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主辦,河南省種業發展中心、國家生物育種產業創新中心、河南秋樂種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河南省種子協會、種業商務網共同承辦,旨在落實種業振興戰略,助力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開幕式由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品種區試處處長曾波主持。


中國工程院院士張新友宣布活動開幕。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品種管理處三級調研員王然,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首席專家王玉璽,河南省農業農村廳副廳長王俊忠,河南省農業科學院副院長王強,河南農業大學學術副校長湯繼華,河南省種業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趙博,中原農谷管委會副主任楊海峰,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品種登記處副處長李榮德等出席活動。
本次活動以“產創融合,糧油并舉”為主題,集中展示全國玉米和花生的最新育種成果,是貫徹中央關于種業工作重要指示、落實種業振興行動方案的生動實踐。活動匯集了玉米、花生品種200余個,其中包含國家玉米核心展示品種26個、花生品種30個,集中呈現了近年來育種領域的重要成果與應用潛力。近年來,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在黃淮海7個省布局14個展示點,累計展示新品種200余個,助力秋樂368、MY73、現代959、京科999、東單1331、鼎諾212等一批優良品種推廣入市,為玉米大面積單產提升提供了堅實的品種支撐。


前期,鑒評專家組對參展的AY868、璽旺128、YD819、京科501、現代464、偉科812等26個品種的田間表現進行了綜合評價,并通過視頻方式在活動當天進行了集中展示,后續專家組將重點對品種產量、品質、抗性指標等進行鑒評,最終結果將在全國農作物品種展示評價信息平臺發布推介,供種子企業、廣大農戶選擇參考。
活動強調,種子是農業的“芯片”,關乎國家糧食安全與農業現代化根基。隨著《種業振興行動方案》的推進,新品種的選育、審定和推廣正加速銜接科研與生產。本次核心展示示范,既是技術評價的“比武場”,也是促進優良品種規模化應用、提升單產和保障糧油供給的重要環節。
開幕式結束后,參會代表對參展的核心展示品種進行現場觀摩。



培訓班上,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品種管理處三級調研員王然,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研究員李明順,河南農業大學教授湯繼華,河北省種子管理總站副站長李春杰,河北省農林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研究員石潔等5位專家,圍繞品種區試審定工作動態、玉米產業發展、玉米抗逆育種目標、品種試驗田間操作技術、品種試驗抗病性鑒定等主題,進行了精彩的授課講座。省級種子管理機構及新品種核心展示參展單位參加了培訓。
本次活動為玉米、花生品種的篩選和推廣搭建了重要交流平臺,也為糧油作物提單產、保障國家糧食安全提供有力品種支撐,為推動種業振興和農業高質量發展注入了新動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