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1日,河北熙玉種業在青島舉辦了“2025年熙單33核心客戶財富峰會”,熙單33憑借其顯著優勢,展現出千萬畝級大單品的巨大潛力,此次會議旨在推廣公司主打品種熙單33,并搭建產銷合作與技術交流平臺,推動玉米產業高質量發展。

熙單33作為熙玉種業的戰略性核心品種,于2023年在河北省審定,已在天津、山東、河南、江蘇等地推廣,安徽及湖北、陜西、山西等地也在引種中,其適應區域持續擴大。在田間觀摩環節,與會人員親眼見證了熙單33的卓越表現。該品種株高、穗位合理,生育期早,比對照品種早1-2天;耐高溫,花粉量大、授粉時間長,結實好;果穗呈筒形,白軸黃粒,穗長和行數隨密度自動調節,容重813g/L,籽粒金黃,出籽率可達89%-92%;密度彈性大,一般地塊可種植4500株/畝,高水肥地塊密度可達5500株/畝,株型緊湊,通風透光條件好,果穗均勻;抗病能力強,高抗銹病、青枯病等常見病害,抗倒伏性能出色。在產量方面,熙單33在兩年省夏玉米區試中比對照品種平均增產9.5%,在中國種子協會尋找2024玉米高產品種活動中,以夏玉米百畝方單產達1023.11公斤的優異成績贏得市場高度認可。







在室內會議上,熙玉種業總經理賀海員指出,種業是糧食安全的基礎。公司多年來持續加大科研投入,構建了海南、河北、河南等地的科研與試驗基地,并與多所高校開展深度合作,確保新品種具備穩定的產量與優異的抗性。他強調,熙單33經過多年驗證,已在黃淮海等地展現出耐密植、高抗病、抗倒伏、結實率高等突出優勢,為糧食安全提供了有力保障。

河北省種子協會常務副秘書長馮五平對熙玉種業在科技育種與市場結合上的成績予以肯定,并鼓勵企業繼續以嚴控質量、拓展市場為抓手,服務糧食安全和農民增收。他希望熙玉種業以此次峰會為契機,進一步推動種業科技創新,為農業現代化貢獻力量。

熙玉種業董事長、首席科學家賀東剛從科研、品牌與戰略層面闡述了熙玉種業的發展規劃。他表示,公司正通過“三優”模式與“雙輪驅動”戰略,不斷強化自交系資源與新品種儲備,并在生物育種和轉基因研究方面保持前瞻性布局,致力于成為玉米種業的領軍企業。

熙玉種業市場團隊大區經理穆宏偉和市場部經理孫甜田分別發布了熙單33的推廣計劃,明確了市場管控與渠道保護措施。他們強調,公司將通過科學的市場規劃和嚴格的渠道管理,保障合作伙伴的利益,確保熙單33在市場上的穩定推廣。與會嘉賓普遍認為,熙單33憑借“早熟、抗逆、耐密、高產”的綜合優勢,具備成為“千萬畝大品種”的潛力,將為農戶帶來可觀收益。


此次“2025年熙單33核心客戶財富峰會”不僅展示了熙單33的最新試驗成果和市場前景,也進一步凝聚了產銷各方的共識。與會人員一致認為,熙單33的推廣將為玉米產業高質量發展注入新的動力,為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和促進農民增收做出重要貢獻。河北熙玉種業通過此次峰會,展示了其在玉米育種領域的強大實力和堅定決心,引領行業新風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