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崔建玲)日前,丘陵山區油菜全程機械化現場演示交流活動在重慶市江津區舉辦。丘陵專項油菜耕整、播栽、收獲課題單位技術人員,國家油菜產業技術體系相關崗位專家,農業農村部農作物生產全程機械化專家指導組油菜專業組成員,江蘇、安徽、浙江、江西等油菜主產省份農機鑒定推廣機構代表參加了活動。
當前,我國油菜機播率只有45%、油菜機收率58%,嚴重影響了農民種植油菜積極性,眼下,亟須加快油菜新型農機裝備熟化推廣應用,通過機械化有力有效支撐油菜大面積單產提升,推進我國油菜產業健康發展。
其間,來自全國各地的適合丘陵地區的15款新型自走履帶旋耕機、油菜精量播種機、油菜毯狀苗移栽機、油菜割曬機、油菜撿拾機、油菜聯合收獲機、小區育種撿拾收獲機在江津區黃莊現代糧油科技示范園區江小白農莊進行作業演示。
與會專家針對黏重土壤條件下的油菜播種,種床質量差、播深不確定,出苗率、成苗率低等問題,建議應解決黏重土壤種床整理、種肥智能變量精準播施等問題,提高出苗率和油菜長勢一致性。針對稻油輪作油菜種植茬口緊、油菜生育期不足等現狀,建議因地制宜推廣油菜毯狀苗移栽,重點改進優化苗床制備裝置,以解決栽后油菜緩苗期長問題。針對油菜收獲損失高等問題,建議重點降低聯合收獲割臺、清選損失,提升分段收獲地形、田塊適應性,減損增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