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甘肅省農業農村廳發布了《2025年全省春播作物品種布局指導意見》,亞盛種業農墾良種公司共有12個玉米品種入選推廣體系,成為本次春播品種結構調整的重要參與者。
根據指導意見,公司此次入選的墾玉、隴墾玉等系列品種將承擔主導種植、配套補充及創新示范三重功能,形成梯次布局:
一、主導品種:
【極早熟春玉米類型區】墾玉10號;
【早熟春玉米類型區】墾玉147;
【中熟春玉米類型區】墾玉706;
【晚熟春玉米類型區】豫單1851、墾玉50;
入選品種優勢:增產潛力大、符合市場需求、穩產高產、優質抗逆。
二、搭配品種
【極早熟春玉米類型區】墾玉16、墾玉147;
【早熟春玉米類型區】隴墾玉18;
【中熟春玉米類型區】墾玉100、墾玉101;
【中晚熟春玉米類型區】墾玉90、墾玉1608;
入選品種優勢:試驗篩選和展示示范表現優異,農民意愿及市場需求偏好顯著,性狀突出、豐產潛力好。
三、示范品種:
【早熟春玉米類型區】隴墾玉313;
入選品種優勢:公司新審定品種,抗性強、產量高、適宜甘肅生態區域種植。
相關品種簡介:
1、墾玉10號

審定編號:甘審玉2012003
引種文號:(蒙)引種[2018]第2號、寧夏回族自治區農牧廳公告[2017]第2號、青海省農業農村廳2020.4.17公告、(晉)引種〔2020〕第1號
選育單位:甘肅農墾良種有限責任公司
特征特性:幼苗葉鞘紫色,葉片淺綠色,葉緣紫色。株型緊湊,株高203厘米,穗位高75厘米,成株葉片數16—18片。莖基紫紅色,花藥黃綠色,穎殼紫色。花絲粉紅色,果穗錐形,穗長19.3厘米,穗行數13.7行,行粒數35粒,穗軸紅色,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1克,容重785克/升,含粗蛋白12.96%,粗脂肪3.83%,粗淀粉70.79%,賴氨酸0.374%。平均畝產590.8公斤,比對照酒單2號、金穗3號增產24.8%。
栽培要點:在灌區種植,畝保苗4500—5500株。施肥,基肥應每畝施磷二銨20公斤,尿素5公斤,鉀寶5公斤,硫酸鋅1公斤;追施,拔節期畝施尿素20公斤,大喇叭口期畝施尿素20公斤。并注意拌種防治絲黑穗病。
2、墾玉147

審定編號:寧審玉20170009
引種編號:(黑)引玉[2018]第015號、甘農公告[2020]第2號、(蒙)引種[2020]第1號、(晉)引種〔2020〕第1號
特征特性:生育期較對照登海1號早熟5天,屬早熟雜交品種。幼苗第一片葉橢圓形,葉鞘紫色,葉片深綠色,株型緊湊,成株葉片數19片,株高212.4cm,穗位高70.9cm,雄穗分枝3-5個,穎殼綠色,花藥紫色,雌穗花絲淺紫色,雙穗率22.4%,果穗錐形,穗長18.9cm,穗粗5.0cm,穗行數17行,行粒數35.8粒,單穗粒重171.2g,百粒重32.9g,出籽率82.1%,穗軸白色,籽粒黃色、馬齒型。容重730g/L,粗蛋白9.43%,粗脂肪4.36%,粗淀粉73.5%,賴氨酸0.29%。平均畝產737.2kg,較對照登海1號增產10.9%。
栽培技術要點:(1)播期:4月10-25日,地表10cm土壤溫度穩定通過10℃,機械或人工播種,播深5-7cm,注意保墑。(2)合理密植:單粒播種,行距50cm,株距30cm,畝密度4500株。(3)施肥與灌水:重施農家肥,合理配施氮、磷、鉀肥及微肥,土壤肥力中等以上,足施有機底肥,帶夠種肥,畝施苗肥磷肥15kg,追施尿素30-40kg,全生育期灌水3-4次。(4)病蟲害防治:種子包衣或苗期噴施抗病毒類農藥可有效防治矮花葉病及腐霉莖腐病。
3、隴墾玉18

審定編號:甘審玉20200055
引種編號:蒙引玉2021021號、(晉)引種[2021]第2號、(黑)引玉[2021]第162號、(吉)引種[2023]第1號
特征特性:該品種生育期比對照金穗3號晚熟1天。幼苗葉鞘紫色,葉片深綠色,葉緣紫色。株型半緊湊。株高279.7厘米,穗位高103.4厘米,成株葉片數18片。莖基紫色,花藥紫色,穎殼綠色。花絲粉色,果穗筒型,穗長21.2厘米,穗行數16.7行,行粒數38.4粒,穗軸白色,籽粒馬齒型,粒色黃色,百粒重34.1克,出籽率84.2%。籽粒容重780克/升,含粗蛋白7.52%,粗脂肪4.19%,粗淀粉72.55%,賴氨酸0.23%。平均畝產705.74千克。
栽培技術要點:4月5日左右播種,種植密度每畝4500~5000株。施肥,拔節期追施尿素20kg/畝左右,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5kg/畝左右。注意防治大斑病、絲黑穗病、玉米螟。
4、隴墾玉313

審定編號:甘審玉20243028
特征特性:生育期比對照德美亞3號晚熟0.3天。幼苗葉鞘綠色,葉片綠色,葉緣綠色。株型緊湊,株高256.7厘米,穗位高86.8厘米,成株葉片數20片。莖基紫色,花藥淺紫色,穎殼綠色。花絲紫色,果穗筒型,穗長19.7厘米,穗行數15.1行,行粒數35.2粒,穗軸紅色,籽粒黃色、半馬齒型,百粒重36.2克。籽粒容重768克/升,含粗蛋白9.25%,粗脂肪3.94%,粗淀粉73.83%,賴氨酸0.3%。平均畝產775.5千克,比對照德美亞3號增產4.65%。
栽培技術要點:4月中上旬播種,種植密度每畝4500~5000株。施肥,拔節期追施尿素20千克/畝左右,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5千克/畝左右。注意防治大斑病、穗腐病和玉米螟。
5、墾玉706

審定編號:國審玉20210307、寧審玉20210011
引種編號:(甘)引種[2022]001號、陜引玉20220046號
特征特性:生育期與對照先正達408熟期相同。幼苗第一片葉呈橢圓形,葉鞘紫色,葉片綠色,葉緣紫色,株型緊湊,株高289cm,穗位高117.5cm,全株20片葉,雄穗分枝3-5個,穎殼綠色,花藥淺紫色,雌穗花絲綠色,雙穗率1.60%,無空桿,穗長20.1cm,穗粗5.3cm,禿尖0.6cm,穗行數14-20行,行粒數41粒,單穗粒重223g,百粒重34.7g,出籽率83.1%,果穗錐到筒形,穗軸粉色,籽粒黃色、馬齒型。容重740g/L,粗蛋白11.44%,粗脂肪4.44%,粗淀粉70.15%,賴氨酸0.33%。平均畝產963.9kg,較對照先正達408增產11.6%,增產極顯著;
栽培技術要點:(1)播期:4月下旬地溫≥10℃以上播種。(2)合理密植:畝種植密度4500株。(3)施肥與灌水:中等肥力地塊畝施農家肥1000-1500kg,施足底肥的基礎上根據地力情況畝施種肥復合肥16-20kg,9-10片葉時畝施尿素300-350kg;在保肥力較好的地塊播種時可采用一炮轟的施肥方法,畝施肥53kg左右,但要注意種肥隔離以防燒種。
6、墾玉100

審定編號:國審玉20180315
特征特性:西北春玉米組出苗至成熟131天。幼苗葉鞘紫色,葉片綠色,葉緣紫色,花藥綠色,穎殼綠色。株型平展,株高305.5厘米,穗位高118.5厘米,成株葉片數21片。果穗筒型,穗長18.75厘米,穗行數16~18行,穗粗5.2厘米,穗軸紅,籽粒黃色、半馬齒,百粒重38.4克。籽粒容重750克/升,粗蛋白含量8.73%,粗脂肪含量3.64%,粗淀粉含量75.27%,賴氨酸含量0.26%。平均畝產992.7千克,比對照先玉335增產4.09%。
栽培技術要點:中等肥力以上地塊栽培,4月下旬至5月上旬播種,畝種植密度5000~5500株。注意防治絲大斑病、莖腐病和穗腐病。
7、墾玉101

審定編號:蒙審玉2021090號
引種編號:(晉)引種[2021]第4號、(黑)引玉[2021]第149號、(吉)引種[2022]第1號、遼農農[2022]27號、(冀)引種[2022]第1號、(甘)引種[2022]001號、(寧)引種[2022]第2號、陜引玉20220045號
特征特性:出苗至成熟126天左右;幼苗葉鞘淺紫色,葉片綠色,葉緣淺紫色,第一葉橢圓形;株型半緊湊型,株高325厘米,穗位129厘米,成株葉片數20片,護穎綠色,花藥淺紫色,花絲紫色,雄穗一級分枝5~7個;果穗長筒型,穗軸紅色,穗長19.3厘米,穗粗5.3厘米,穗行數16行左右,行粒數38.5粒,出籽率80.1%;籽粒馬齒型,黃色,百粒重34.2克。籽粒含粗蛋白9.01%、粗脂肪3.96%、粗淀粉73.69%、賴氨酸0.27%,容重790克/升。平均畝產為972.0千克,
栽培技術要點:畝保苗4000~4500株左右;注意防治絲黑穗病,彎孢菌葉斑病、玉米螟。
8、墾玉90

審定編號:甘審玉20180036
引種編號:新引玉(2019)019、蒙引玉2018009號、寧夏農業農村廳公告[2019]第2號、陜引玉2019161號
特征特性:株型半緊湊,株高290厘米,穗位高105厘米,果穗錐型,穗軸紅色,穗長20.5厘米,穗粗5.0厘米,軸粗2.8厘米,穗行數16~18行,行粒數41.8粒,出籽率86.2%。籽粒馬齒型、黃色,千粒重370.4克,容重728克/升,含粗蛋白7.97%,粗脂肪3.74%,粗淀粉72.41%,賴氨酸0.28%。平均畝產1001.7公斤,比對照先玉335增產6.85%。
栽培要點:4月5日左右播種。每畝播種量2.0公斤(單粒種),播深5~7厘米。寬窄行種植,密度每畝4500~5000株。施肥,畝施種肥二銨10~15公斤,有機肥1000公斤左右。追肥尿素,拔節期20公斤/畝左右,大喇叭口期15公斤/畝左右。并注意防治大斑病、絲黑穗病、玉米螟。
9、墾玉1608

審定編號:甘審玉20180060
引種編號:新引玉(2019)020、蒙引玉2018010號、寧夏農業農村廳公告[2019]第2號、陜引玉2019162號、青引玉2020008
特征特性:普通玉米,生育期145天。株型半緊湊,株高326.3厘米,穗位高135.7厘米,果穗錐型,穗軸紅色。穗長19.7厘米,穗粗5.6厘米,軸粗3.1厘米,穗行數18.8行,行粒數37.8粒,出籽率83.1%。籽粒半馬齒型,粒色黃色;千粒重378.2克,容重786克/升,粗蛋白9.82%,粗脂肪4.92%,粗淀粉67.38%,賴氨酸0.32%。平均畝產1029.18公斤,比對照先玉335增產9.26%。
栽培要點:播種期4月5日左右。每畝播種量2.0公斤(單粒種),播深5~7厘米。密度每畝4000~4500株。施肥,畝施種肥二銨10~15公斤,有機肥1000公斤左右。追肥尿素拔節期20公斤/畝左右,大喇叭口期15公斤/畝左右。并注意防治大斑病、絲黑穗病和玉米螟。
10、豫單1851

審定編號:國審玉20210335、國審玉20220383、豫審玉20180015、甘審玉20200132
引種編號:魯引種2019127、(冀)引種[2019]第1號、(蘇)引種(2019)第055號、(晉)引種[2019]第1號、陜引玉2019026號、皖引玉2019032、鄂引種2020111、(寧)引種[2021]第2號
特征特性:西北春玉米組出苗至成熟137天,比對照先玉335晚熟1天。幼苗葉鞘紫色,花絲淺紫色,花藥淺紫色,穎殼綠色。株型半緊湊,株高314厘米,穗位高123厘米,成株葉片數20片。果穗長筒型,穗長19.25厘米,穗行數16-18行,穗軸紅色,籽粒黃色,百粒重38.6克。籽粒容重779克/升,粗淀粉含量76.95%,粗蛋白含量8.55%,粗脂肪含量3.55%,賴氨酸含量0.25%。生產試驗平均畝產1150千克,比對照增產7.8%。
栽培技術要點:適宜播種期4月中下旬,密度5500株/畝左右,注意防治穗腐病、大斑病、絲黑穗病。
11、墾玉50

審定編號:蒙審玉2015018號
引種編號:(甘)引種(2017)001號、寧夏回族自治區農牧廳公告[2017]第2號、(晉)引種[2017]第1號、新引玉(2017)028、陜引玉2017054、(冀)引種[2019]第1號、(遼)引種[2020]第1號、(吉)引種[2020]第1號
特征特性:平均生育期134天。葉片綠色,葉鞘紫色。植株半緊湊型,株高317cm,穗位131cm,19.7片葉。雄穗一級分枝4-6個,護穎綠紫色,花藥紫色。雌穗花絲橙色。果穗長筒型,粉軸,穗長19.8cm,穗粗5.2cm,禿尖0.7cm,穗行數16-18,行粒數40.2,單穗粒重218g,出籽率82.7%。籽粒馬齒型,黃色,百粒重39.7g。容重2734g/L,粗蛋白7.30%,粗脂肪3.61%,粗淀粉75.79%,賴氨酸0.26%。審定試驗平均畝產950.2kg,比對照鄭單958增產8.2%。
栽培技術要點:播期4月20日左右,密度畝保苗4000-4500株。畝施種肥二銨10-15kg,有機肥1000kg左右。追肥以氮肥為主,配合增施磷鉀肥,分兩次施肥為宜,即拔節期追施尿素20kg/畝左右,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15kg/畝左右。
近年來,在種業振興戰略推動下,亞盛種業農墾良種公司不斷加大科研投入,構建了適宜各生態區、覆蓋不同積溫帶的品種矩陣,此次12個品種的集體入選,印證了公司育種方向的精準性。今后,公司將繼續堅持以市場需求為導向,多元化培育開發新品種,完善市場營銷體系布局,加快優良品種推廣應用,為保障我省糧食和重要農產品穩定安全供給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