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2月21日,隆平高科披露接待調研公告,公司于2月11日接待萬家基金、太保資產、光大保德信基金、宏利基金等30家機構調研。
調研詳情如下:
1.水稻產業情況?
2024年國內極端氣候多發,種子生產、大田表現都經歷了產量下降、品質下滑等重大挑戰,商品糧價格也出現較大幅度下滑,市場競爭更加無序、復雜。水稻產業作為公司核心優勢產業,依托國內領先的商業化育種體系,研創出首個長江流域雜交中秈水稻全基因組選擇模型,進一步提升分子育種信息化;同時公司持續推進產業資源整合和內部協同,采取“保存量、謀增量”策略,積極提升產業運作能力,打造新明星大單品,目前公司多個品種成為南方稻區大單品。在全國農技推廣中心發布的2023年度雜交水稻全國推廣面積前10大品種中,公司雜交水稻品種占七席,其中存量品種占四席,新品種占三席。在上年營收增長36.50%的基礎上,公司水稻產業繼續保持增長態勢,毛利率穩步提升,實現了逆勢而上,進一步鞏固了行業龍頭地位。
2.國內玉米產業情況?
國內玉米產業面對行業高庫存壓力,逆勢中彰顯強勁韌性。銷售整體穩步提升。2024年在深耕黃淮海等優勢區域的基礎上,積極做實做強西南、西北、東北市場,并通過“內研外引”的研發策略,加快培育出一系列高抗密植型等優勢玉米品種以滿足市場需求,實現品類全覆蓋、區域無空白。轉基因玉米方面,2024年作為轉基因玉米由產業化試點全面轉向產業化應用的關鍵之年,公司持續保持先發優勢,審定轉基因玉米品種數量和推廣面積居全國前列。整體國內玉米產業在行業整體景氣度下降的局勢下,保持了穩健發展。
3.專精特新業務的利潤增長點?
公司專精特新業務憑借較高的市場份額和較強的核心競爭力,盈利水平較高,利潤率相對穩定,整體保持穩健的增長態勢。目前正通過科技創新、市場拓展和產業鏈協同,進一步尋找新的增長空間和利潤增長點,促進自身業務持續增長。如在蔬菜業務上,德瑞特和湘研種業持續挖掘新的蔬菜品類,并積極“走出去”,將黃瓜、辣椒等優勢作物布局到海外市場,同時搶抓對外合作良機,積極引進國外優秀蔬菜品種,豐富國內生產線。谷子業務,河北巡天具有谷子領域的領先地位優勢,正進一步探索飼用谷子市場,開發新的飼用谷子品種以滿足市場需求。食葵業務,將重點關注如何與下游產業形成共鳴,推動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提高附加值和產業鏈整體價值。
4.巴西隆平業績不達預期的原因?是否觸發商譽減值?
隆平巴西是中信集團和公司的一項戰略性資產,公司收購隆平發展是基于長期戰略價值考慮。隆平巴西具備全球領先的生物育種研發能力和品種創新能力,擁有近20年的生物育種經驗及對生物育種的理解和實踐,在全基因組選擇、育種模型等方面為國內提供了寶貴的參考和借鑒,將巴西豐富的種質資源能逐步引進國內,會對中國玉米產業帶來巨大促進。
受國際糧價走低且巴西地區氣候異常等多個因素影響,使得巴西當地種植戶收益空間壓減,導致巴西玉米種子市場需求低迷且售價承壓,同時美聯儲加息周期導致的匯率波動、中長期外幣貸款利率較高增加了匯兌損失和中長期外幣貸款的利息支出。在對巴西資產組進行商譽減值測試時,評估機構采用的是資產組未來經營現金流量的現值估值方法,基于對資產中長期的判斷,且非經營性財務費用和匯兌損失等虧損因素不會對商譽減值測試結果產生影響。考慮到前期主要受階段性因素影響,當前處于行業特殊周期轉折階段,隆平巴西的產品銷量仍保持增長和穩定,競爭力和市場份額依舊穩固,評估機構認為目前不存在較大的商譽減值風險。公司會持續關注巴西資產經營情況及未來市場的研判,持續提升產業運營能力、推進降本增效和精益降費等舉措以提升經營業績。
公告顯示,隆平高科參與本次接待的人員共2人,為董事會秘書胡博,證券事務代表、董事會辦公室總經理羅明燕。調研接待地點為線上會議、線下交流。
此前,有投資者在投資者互動平臺提問:尊敬的董秘,您好!按照貴公司的宣傳,2025年末公司要進入全球前五的規模,而全球前五規模營收約是20億美金的營收,2024年公司大概率營收會超過15億美金,請問公司有什么具體的舉措實現2025年的目標?
隆平高科2月19日在投資者互動平臺表示,公司2023年營業收入已突破92億元,保持行業領跑地位,其中水稻種子業務全球領先,玉米種子業務中國領先、巴西前三,專精特新業務中國領先,綜合實力位居國內種業第一、全球種業排名前八。公司著眼于長期高質量發展,按照“主業清晰、核心突出、行業領先、治理高效”的原則,堅持穩中求進總基調,上下團結一心,積極進取,整體經營業績實現穩健發展,公司的發展目標是成為具有中國特色的一流民族種業企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