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基因、基因編輯等生物育種產業化持續提速。2024年中央一號文件提出:推動生物育種產業化擴面提速。
我國轉基因玉米、大豆的產業化試點自2021年開始,2023年順利完成。2024年進入為期3年的轉基因產業化示范階段,轉基因玉米種植擴大至吉林、遼寧、內蒙古、河北等8省區,推廣面積約1000萬畝。
農財君統計發現,目前,我國已有兩批次,共計64個轉基因玉米、17個轉基因大豆通過國家審定。其中擁有轉基因玉米品種數量較多的有隆平高科旗下的聯創種業,登海種業,先正達旗下的中國種子集團等。北京市農林科學院玉米研究所、山西農業大學玉米研究所、中國農業大學等科研機構有轉基因玉米品種通過審定。
另外,據公開信息可知,目前全國范圍內已獲得轉基因玉米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G證)的共37家,獲得轉基因大豆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G證)的有3家。中國種子集團、大北農(含旗下子公司)是少數同時擁有轉基因玉米、大豆生產經營許可證的的企業。


在安全證書方面,目前我國已發放多個玉米、大豆的農業轉基因生物安全證書(生產應用),大北農、杭州瑞豐、中國種子集團、新安化工等企業擁有較多安全證書。其他企業也在發力,陸續獲批證書取得突破。
在基因編輯方面,我國也已批準發放多張安全證書,涵蓋玉米、大豆、小麥等作物。

與此同時,我國的生物育種產業化觸角已伸至海外。例如在2024年5月,齊禾生科的基因編輯高油酸大豆P16在美國獲得監管豁免。2024年6月,先正達集團宣布為全球學術研究提供優質基因編輯和育種技術的授權。
大北農的“技出糧進”戰略持續推進。2024年9月,大北農生物研發的一個轉基因抗蟲耐除草劑大豆轉化事件在巴西通過安全評價審查,獲批種植許可。目前。大北農至少有3個大豆性狀產品在阿根廷獲得種植許可,2個大豆性狀產品在巴西獲得種植許可。
從實際情況看,我國自主研發的轉基因玉米大豆在減損增產、節約成本、提升品質等方面成效明顯,按照擴面提速要求正在有序擴大應用范圍。據第二十一屆全國種子雙交會數據,2024年全國轉基因玉米種子制種面積達20萬畝。預計2025年種植面積將突破5000萬畝,2026年開始進入“億畝時代”,后續將越推越快。
來源丨農財君綜合整理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