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國農作物種子質量概況
(一)全國種子質量抽檢合格率
2023年全國監督抽查種子樣品8.18萬個,質量合格率98.4%,種子質量抽檢合格率穩定保持在98%以上。

(二)分作物種子合格率
2023年玉米種子質量合格率99.11%,不合格樣品中,發芽率、品種純度和凈度不合格占比分別為46%、24%和22%;水稻種子合格率99.02%,不合格樣品中,發芽率、品種純度不合格占比分別為46%和39%;小麥種子受“爛場雨”影響,質量合格率為96.92%,不合格樣品中,發芽率和品種純度的不合格占比分別為39%和54%;大豆種子質量抽檢的合格率99.00%,不合格樣品中,水分、發芽率、品種純度不合格占比分別為50%、25%和21%,提醒大家注意,大豆的水分合格率;棉花種子抽檢的合格率99.00%,不合格樣品中,發芽率、品種純度和水分不合格占比分別為68%、14%和14%;油菜抽查的合格率99.53%,不合格樣品中,發芽率、品種純度、凈度不合格占比分別為63%、12%和19%。總體來看,發芽率和純度仍然是種子質量最大風險。




(三)品種真實性合格率
2023年全國監督抽查品種真實性的合格率98.4%,較2022年提高了2.3%。真實性不合格的種子數量總體呈逐步下降的趨勢。

二、農作物種子質量監管形勢
(一)種業監管執法活動持續加強
2024年繼續開展全國種業監管執法年活動,以主要糧食作物和重要蔬菜作物種子為重點,持續開展春季種子市場檢查,夏季制種基地檢查和秋季市場檢查,以及冬季的企業抽查的專項行動。重點是加大了生物育種示范育種的質量監管力度,開展轉基因種子全程的溯源管理和種子質量的全覆蓋抽檢,加強了網絡銷售的質量抽查和監測,監測網絡銷售種子質量,并且開展了專項抽檢。


(二)種子認證制度正式啟動實施
截止到2024年初,種子認證實施意見、首批目錄、實施規則、技術規范等制度性文件已先后出臺,種子認證制度正式落地。京農科檢測認證、長沙華智認證兩家機構取得了認證資質,首批160名認證檢查員取得了資格,種子認證制度實施的主體已經準備就緒。2024年共有11種作物,139個品種申請了認證,涉及到繁制種面積約22萬畝,種子認證各項工作扎實推進,種子認證制度順利開局,首批帶有“中國種子認證”標志的認證種子即將陸續進入市場。


(三)一批影響重大的種子國家標準近期將陸續發布
1,禾谷類、油料類種子質量標準修訂版正在發布,2025年10月1日起實施。禾谷類涉及到稻、玉米、小麥等9種糧食作物,油料類涉及到油菜、向日葵、花生等5種油料作物。修訂的重點:一是提高質量要求,主要作物普遍提高質量要求,特別是發芽率要求;二是增加質量指標,增加了轉基因種子質量的特定要求。

2,農作物種子標簽通則修訂版正在發布,2025年10月1日實施
修訂重點:實現了《農作物種的標簽和使用說明管理辦法》總體協調一致;完善了轉基種子的標準要求,與種子質量標準相協調;明確要求在標注檢驗日期和質量保證期的同時,要求標注生產年月。

3,農作物種子檢驗規程修訂版有望年內發布
95版檢驗規程以來的首次修訂,變化巨大。這套檢驗規程由原來的7項標準調整為了12項標準,其中涉及到播種質量有6項,涉及到品種質量有3項,是一個涵蓋種子全方面的檢驗技術方法的一套規程。

來源:種業商務網整理第二十一屆全國種子雙交會信息發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