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內蒙古自治區翁牛特旗生物育種產業化重大技術協同推廣展示地內,玉米正值灌漿期,一株株穗子排列整齊、長勢良好。翁牛特旗農技部門相關負責人向記者介紹,該展示地試驗了玉米品種45個,其中包括19個國家審定適宜本地種植的轉基因玉米新品種。

“與常規玉米相比,它的一大優點就是不容易發生蟲害,保障產量和品質。”
專業技術人員介紹,“通過2023年田間調查、小區實收測產與考種數據分析綜合評價,初步篩選出適合在本區域的推廣應用的轉基因新品種玉米4個。整體試驗結果反映出轉基因玉米品種較常規玉米品種有節本、提質、減損、增效的優勢。”
試驗表明,在相同栽培管理水平的條件下,同一品種的轉基因新品種在兩種種植密度下較常規品種顯著增產。同時,應用雙抗生物品種,只使用一次草甘膦除草,成本較常規除草劑平均畝節本15元。因為不用再打藥防玉米螟,平均畝成本又節約15元。另外,轉基因抗蟲品種對玉米螟等鱗翅目害蟲的防效達99%,玉米收獲后基本無霉變,商品品質顯著提升。“我去年看著他們試驗田的玉米長得不錯,今年就承包了1000多畝地也來種,確實節省成本,而且霉粒明顯變少了。”翁牛特旗一種植大戶告訴記者。
“在去年的工作基礎上,我們今年繼續開展玉米生物育種產業化應用試驗工作,在試驗展示地建設了轉基因玉米新品種展示區120畝,共有24個轉基因玉米新品種加上相對應的常規品種,每個品種展示面積2.5畝。建設轉基因玉米新品種高產創建區120畝,共選擇5個轉基因玉米新品種進行高產創建,每個品種25畝,應用北斗導航精準播種、水肥一體化分次精準滴灌和高產密植精準調控等技術進行田間精細管理。”赤峰市農牧科學研究所相關負責人說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