遼寧由來
北伐戰爭中,北洋軍閥吳佩孚和孫傳芳被消滅,而張作霖退回到東北,在皇姑屯被日軍炸死,其子張學良不顧日本人的威逼,依然堅持東北易幟,南京國民政府才得以在形式上完成了統一。
1929年2月5日國民政府173號決議通過,將奉天省改名為遼寧省。“遼寧省”其含義就是“蓋取遼河之東為遼東流域,遼河之西為寧遠河流域,遼河兩岸永遠安寧”。

1931年9月18日,日本發動侵華戰爭,遼寧被日本帝國主義侵占。日本為了拉攏妄圖復辟清朝的少數人,倒行逆施,將遼寧省改回為“奉天省”,但中國政府對此從未承認。1945年抗戰勝利后,“奉天省”的稱呼遂在正式使用中徹底絕跡。

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遼寧地區劃分為遼東和遼西兩省以及沈陽、旅大、鞍山、撫順、本溪5個中央直轄市。1954年8月撤銷遼東、遼西兩省建制,合并改為遼寧省,沈陽、旅大、鞍山、撫順、本溪等5個大區直轄市也劃歸遼寧省,改為省轄市。1956年將原熱河省東部朝陽等6個縣劃歸遼寧。
遼寧省地貌特點
遼寧省的地形特征,遼寧省地形概貌大體是“六山一水三分田”。地勢大致為自北向南,自東西兩側向中部傾斜,山地丘陵分列東西兩廂,向中部平原下降,呈馬蹄形向渤海傾斜。遼東、遼西兩側為平均海拔800米和500米的山地丘陵;中部為平均海拔200米的遼河平原;遼西渤海沿岸為狹長的海濱平原,稱“遼西走廊”。遼寧省東部地區主要為山地地形,包括哈達嶺和龍崗山等山脈,都是長白山脈的組成部分,總體呈東北西南走向。

位于遼西地區的西部山脈系燕山山脈東段。具體按支脈、余脈劃分,還可以分為努魯兒虎山、七老圖山、松嶺山脈、黑山山脈、醫巫閭山,它們在遼西犬牙交錯,共同組成了燕山山脈的東段。
位于遼東地區的東部山脈是長白山支脈吉林哈達嶺和龍崗山的延續部分,由南北兩列平行山地組成,山勢一直抵達遼東半島的最南端老鐵山。長白山脈在遼寧的范圍內有包括吉林哈達嶺、龍崗山和千山山脈,其中千山山脈構成了遼東丘陵的主體,自東北向西南斜貫,地勢逐漸降低,由海拔1000米降至200米以下,在遼東半島最南端的老鐵山延伸入海,成為遼東半島的脊梁。 位于遼寧省東部的花脖山是省內的最高峰,海拔約為1336米。

遼寧省境內有大小河流300余條,其中遼河、渾河、大凌河、太子河、繞陽河及鴨綠江為遼寧省的主要水系。遼河全長1390千米,境內河道長約480千米,流域面積6.92萬平方千米,為省內第一大河流。境內大部分河流自東、西、北三個方向往中南部匯集注入海洋,其水文特點為河道平緩,含沙量高,泄洪能力差,易生洪澇。東部河流水清流急,河床狹窄,適于發展中小水電站。
遼寧省山地丘陵地形的面積約占全省總面積的59.5%,平原面積約占全省總面積的32.4%,其他水域面積約占8.1%,而平原地區是發展種植業的主要區域,因此就有“六山一水三分田”之說。
遼河平原

遼河平原:位于遼東丘陵(長白山延伸千山等)與遼西丘陵(遼西山地統稱,包括努魯爾虎山,醫巫閭山等)之間,鐵嶺——彰武之南,直至遼東灣。

位于遼東低山丘陵、遼西低山丘陵之間的遼河平原,其西南部與渤海相連,東北延伸與松嫩平原相接,地面廣泛分布沙質粘土和黃土型松散堆積。彰武、鐵嶺以北,海拔80~250米,地面呈波狀起伏,部分基巖露出地表,成為比高不到150米的殘丘。彰武、康平一線西北有風沙地形分布。彰武、鐵嶺以南伸展有2.5萬平方公里的沖積平原,地勢平坦,海拔不到50米。近海處降到10米以下。遼河、渾河、太子河、繞陽河、大凌河下游變遷頻繁,遺留很多廢河道和牛軛湖,隨三角洲逐漸擴大,沼澤、洼地的不斷疏干,淤泥質平原海岸繼續伸展,遼東灣日益縮小。
遼寧省氣候特征
遼寧省地處歐亞大陸東岸、中緯度地區,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境內雨熱同季,日照豐富,積溫較高,冬長夏暖,春秋季短,四季分明。雨量不均,東濕西干。
遼寧省陽光輻射年總量在100-200卡/平方厘米之間,年日照時數2100-2600小時。春季大部地區日照不足;夏季前期不足,后期偏多;秋季大部地區偏多;冬季光照明顯不足。全年平均氣溫在7-11℃之間,最高氣溫零上30℃,極端最高可達40℃以上,最低氣溫零下30℃。受季風氣候影響,各地差異較大,自西南向東北,自平原向山區遞減。年平均無霜期130-200天,一般無霜期均在150天以上,由西北向東南逐漸增多。遼寧省是東北地區降水量最多的省份,年降水量在600-1100毫米之間。東部山地丘陵區年降水量在1100毫米以上;西部山地丘陵區與內蒙古高原相連,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是遼寧省降水最少的地區;中部平原降水量比較適中,年平均在600毫米左右。
清明忙種麥 谷雨種大田
遼寧,位于我國東北地區南部,北緯38°至43°,屬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遼寧的物候與二十四節氣起源的黃河流域有明顯差異。立春、立夏、立秋、立冬這4個表征季節轉換初始的節氣,與遼寧實際進入這4個季節也有明顯的不同。遼寧省正式進入春季的日期通常在4月14日,比立春節氣的日期晚兩個半月左右;進入夏季的日期通常在6月19日,比立夏節氣的日期晚一個半月左右;進入秋季的日期通常在8月27日,比立秋節氣的日期晚近20天,進入冬季的日期通常在10月18日,比立冬節氣的日期早近20天。
入春晚入冬早的氣候特點,使遼寧地區主要在4月至10月開展農事活動,農作物生長季為每年的4月至9月,指導生產生活的農諺也存在明顯差異。因此,東北人民也逐漸積累了與節氣銜接的農諺,如“不種五月田,不插六月秧”“谷雨到立夏,種啥都不怕”“過了芒種,不可強種”等,從指導農事活動的角度看,與黃河流域存在明顯的節氣差。
春耕春播是農事活動中最關鍵的季節,春季霜凍的終結是大多數農業作物種植的前提。以清明和谷雨節氣為例,黃河流域清明節氣已草木茂盛、種瓜點豆、植樹造林;谷雨前后開始種植喜歡高溫的棉花。而緯度較高、氣候相對寒冷的遼寧地區,清明節氣(4月4日至4月20日)平均氣溫只有9.8℃,平均降水量16.3毫米,平均日照時數132小時,此時依然春寒料峭,冰雪開始消融但霜凍依舊籠罩。只有小麥可以種植,因為小麥種子在土壤里萌動后,必須經過一定時間的低溫條件才能起身拔節發育,這段時間叫作小麥的春化階段,遼寧農民恰恰利用了早春的低溫氣候條件來種植抗寒耐凍的小麥,也就是所謂的“清明忙種麥”。待到谷雨時節(4月20日至5月5日),此時是一年中氣溫回暖速度最快的時節,遼寧省平均氣溫達13.6℃,平均降水量27.1毫米,平均日照時數119小時,大地陸續解凍、化通,地溫會快速回暖至8℃以上。當氣溫穩定通過5℃、8℃和12℃時,溫度方面分別滿足了水稻育秧、玉米以及大豆等作物萌芽的基礎條件,農民會抓住回暖時機,結合墑情和春雨播種,遼寧也正式進入“谷雨種大田”的農忙期。
有一首流傳很廣的東北二十四節氣歌,比較適合遼寧地區的實際情況:打春陽氣轉,雨水沿河邊,驚蟄烏鴉叫,春分地皮干,清明忙種麥,谷雨種大田;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芒種開了鏟,夏至不拿棉,小暑不算熱,大暑三伏天;立秋忙打甸,處暑動刀鐮,白露煙上架,秋分不養田,寒露不算冷,霜降變了天;立冬交十月,小雪地封嚴,大雪江茬上,冬至不行船,小寒近臘月,大寒整一年。
遼西為什么屢屢發生嚴重干旱?
遼西干旱由來已久,遼西處于東北平原地區邊緣地帶,在地圖中位于遼西丘陵,也就是緊挨大興安嶺邊緣,大興安嶺阻斷了遼西地區與海洋的關聯,導致潮濕的海洋風過不來,而西伯利亞的冷濕氣流直接席卷而來,受其影響導致遼西出現干旱,該地區的水資源也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由于地理位置原因,遼西地區的自然環境難以徹底改變,受大興安嶺及西伯利亞氣候影響,導致氣候變暖,降水少且蒸發大的問題很嚴重。
錦州港 我國內貿糧第一大港
背靠著作為“天下糧倉”的黑土地,遼寧省常年玉米面積在4000萬畝左右,是東北四省玉米種植面積最少的省份。海運是東北糧食向外輸送的主要方式。東北豐饒的物產由各線鐵路運至遼寧各大港口,再進行中轉,端上全國各地人民的餐桌。

其中的錦州港,從2000年起到今天,連續20年都是我國內貿糧中轉的第一大港,巨輪滿載糧食通向五湖四海。

錦州港是東北陸海新通道“門戶港”,也是遼寧、吉林、黑龍江、內蒙古東部糧食南運的主要出海口,作為東北地區海陸運輸的重要物流節點。錦州港背靠東北三省和內蒙古“糧窩子”,汽車運輸輻射周邊400公里產區,火車運輸輻射東北三省一區全境,糧食運到錦州港的物流成本遠遠低于其他港口,這些因素疊加,形成了錦州港北糧南運的“洼地效應”。“10年前錦州港已經成為東北玉米交易集散地,港口玉米價格成為東北玉米價格的風向標。”
遼寧玉米生態區
遼寧省地處我國東北南部,遼河下游,全省屬于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區,光能資源豐富,日照充足,熱量資源比較豐富,雨熱同季,雨量分布不均,東濕西干,平原風大。由于地形差異較大,各地區氣候條 件有明顯差異。遼寧省不同地區間地形、氣候的差異 注定了玉米生態類型的多樣性。遼寧省玉米種植區 域一般按照品種熟期類型來劃分,品種根據生育期及活動積溫一般分為中熟、中晚熟、晚熟和極晚熟類型。
1)中熟區
本溪、桓仁、新賓、撫順、清源、西豐、建平等縣,鐵嶺、開原東部山區,北票、阜 新、彰武縣北部,熟期中熟,生育天數123-126天,活動積溫2650℃-2800℃。面積約500萬畝。
2)中晚熟區
康平、法庫、昌圖、義縣、喀左、建昌及凌源市,鐵嶺、開原大部,朝陽縣南半部,寬甸、鳳城、岫巖以及燈塔、遼陽、鞍山、海城、營口等市縣東部山地和彰武縣部分地區。熟期中晚熟,生育天數127-132天,活動積溫2800℃-3000℃。
3)晚熟區
遼中、臺安、錦州市、凌海、興城市、綏中縣,沈陽西南部,遼陽、燈塔、鞍山、海 城大部,北鎮、黑山東部,熟期晚熟,生育天數133-140天,活動積溫3000℃-3200℃。
4)極晚熟區
環渤海灣玉米生態區:瓦房店、蓋州、莊河、東港、丹東市郊區、大連、旅順口、金州等地區,熟期極晚熟,生育天數141-150天,活動積溫>3200℃。面積約600-700萬畝。
遼寧玉米種業市場情況
1)遼寧省本土那些企業玉米市場份額比較高,主要有哪些品種?
遼寧本土的企業中,東亞種業、宏碩種業、丹東良玉、聯達種業、九圣禾郁青、大連盛世玉米種業等種業市場份額比較高。
A.遼寧東亞種業有限公司的東單1331及其他品種,約占遼寧省市場份額15%;
B.遼寧聯達種業有限責任公司的坤瑞522等品種,約占遼寧市場份額10-15%;
C.遼寧宏碩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的宏碩738 788 899等宏碩系列及稀植晚熟等品種,約占遼寧省市場份額10%。推廣面積約250-300萬畝;
D.大連盛世種業有限公司的遼禾308等玉米品種,取代原來丹玉405,約占遼寧極晚熟玉米生態區的40%,約240-280萬畝;
E.丹東良玉種業有限公司的良玉99等品種,約占遼寧玉米種業市場份額6%,約240萬畝;
F.鐵嶺市九圣禾郁青種業公司的郁青392等品種,約占遼寧玉米種業市場份額5%,約200萬畝;
葫蘆島市農業新品種科技開發有限公司的胡新712等品種,遼寧省鐵研種業的鐵研系列品種,鐵嶺佳禾的z801等品種,嘉玉種業的嘉玉A33等品種,在遼寧省部分區域有一定的種植面積。
2)遼寧外地那些企業玉米市場份額比較高,主要有哪些品種?
外來企業基本在遼寧沒有市場,中晚熟有北京聯創、武漢惠民、豐度高科、河北沃土,中熟有吉林鴻翔、吉林云天化、山西三聯等
北京聯創種業的裕豐303,中科玉503.聯創808等品種;武漢惠民的惠民207;豐度高科的農華803,NZ100等品種;河北沃土種業的沃玉3等品種;鐵嶺先鋒的先玉1483等品種;吉林鴻翔種業的鴻翔998等品種;吉林云天化的天育108等品種,山西三聯的瑞普909等品種;河南金博士的鐵3107等品種;四川同路的鐵391等品種。在局部區域推廣面積比較大,在局部區域銷量不錯。
3)遼寧各地級市玉米面積
沈陽市大約500萬畝,阜新市大約450萬畝,朝陽市大約500萬畝,鐵嶺市大約570萬畝,錦州市大約400萬畝,葫蘆島市大約190萬畝,鞍山市大約260萬畝,遼陽市大約120萬畝,大連市大約200萬畝,丹東市大約200萬畝,撫順市大約120萬畝,營口市大約70萬畝,盤錦市大約20萬畝,本溪市大約50萬畝,共計3650萬畝。
4)遼寧玉米制種情況
遼寧省當地有制種,主要在朝陽市、義縣、凌海、鐵嶺等地,朝陽市大約1萬畝,鐵嶺市大約1萬畝,義縣大約0.3萬畝,凌海0.3萬畝等
結語
目前遼寧省玉米面積約4000萬畝。遼寧省原來是非法轉基因重災區,尤其遼寧西部干旱區,巔峰期轉基因的占了2000萬畝,近年來氣候變化多端,當地農戶不愿意種植非法轉基因品種。轉基因品種的優勢隨著國家轉基因試點種植政策,能否恢復原來的半壁江山,主要看老百姓能否獲得好的收益,核心還是品種比較皮實!
本文感謝;遼寧東亞種業有限公司常務副董事長楊永華;遼寧宏碩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籍強;大連盛世種業有限公司蘇仁滿老師;沈陽北玉種子科技有限公司尹曉龍老師;遼寧東亞種業有限公司王和明老師;營口市農業服務中心韓秋香老師;
大連農業科學學院馬昌廣老師; 朝陽市農業發展服務中心徐連營老師;鐵嶺劉野老師等,由于時間倉促,數據僅供參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