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3月18日,第十九屆全國種子雙交會-推進種業振興信息發布會上, 全國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種業監測處處長張力科,發布了2022年農作物種子生產收獲面積、收獲單產與收獲總產、計劃制繁種面積等三方面的統計數據,以及2023年全國農作物種子供需形勢。
數據顯示,雜交玉米方面,2022年雜交玉米制種收獲面積大幅增加至366萬畝,創近6年歷史最高記錄。由于西北、西南基地以及內蒙、廣西等省市受到天氣方面影響出現減產,2022年全國雜交玉米平均制種單產約372公斤/畝,處于近5年中位水平。不過,整體而言,2022年全國新產玉米種子13.6億公斤,與2021年相比,增加3.2億公斤、增幅31%。與近5年平均水平相比,增加3.8億公斤、增幅39%。
雜交稻方面,2022年,雜交稻制種面積與2021年相比,增加40萬畝、增幅25%。其中,早稻24.3萬畝、中稻125.8萬畝、晚稻46.5萬畝,分別比上年增加4.9萬畝、增加21.1萬畝、增加14.9萬畝,增幅分別為26%、20%、47%。兩系制種收獲面積89.5萬畝,三系制種收獲面積107.1萬畝,分別比上年增加24萬畝和17萬畝,增幅38%和18%。同樣受到天氣影響,雜交稻平均單產為144公斤/畝,與2021年相比,減少22%。不過,雜交稻制種總產接近歷史高位。2022年,全國新產雜交稻種子約2.8億公斤,與2021年相比基本持平,與近5年平均水平相比,增加0.3億公斤、增幅12%。其中,新產早稻種子0.41億公斤、中稻種子1.7億公斤、晚稻種子0.67億公斤,分別比上年增加6%、下降5%和增加24%;兩系稻新產種子1.21億公斤,三系稻新產種子1.61億公斤,分別比上年增加10%、持平。
常規稻方面,2022年全國常規稻繁種收獲面積228萬畝,較2021年增加36萬畝、增幅19%。其中,全國常規稻繁種單產519公斤/畝,比去年增加22公斤/畝、增幅4%,新產常規稻種11.8億公斤,比上年增加2.3億公斤、增幅24%。北方稻區新產常規稻種6.8億公斤、比上年增加36%;南方稻區新產常規稻種5億公斤、比上年增加11%。江蘇、浙江等省受7、8月份高溫干旱天氣影響,部分品種結實率略有下降。
大豆種子方面,2022年,大豆種子生產面積創歷史新高。繁種面積511萬畝,較2021年增加60萬畝、增幅13%,新產大豆種子約8.8億公斤,與2021年相比,增加1.3億公斤、增幅17%。東北地區:制種收獲393萬畝、較上年增加38萬畝、增幅11%,大豆繁種基地總體長勢良好,僅極少數地區疫霉根腐病發生較重。
針對2023年的種子供需情況,全國農技中心指出,雜交玉米種子方面,2023年雜交玉米種子總供應量16.5億公斤、總需求量11.5億公斤,整體供大于求,略有盈余,價格方面,預計全國玉米種子銷售均價為35.4元/公斤,折合成畝用種成本為每畝63.8元,比去年同期上升14.1%。
雜交稻種子方面,2023年雜交稻種子總供應量3.3億公斤、總需求量2.7億公斤,整體供大于求,價格方面,預計全國雜交水稻種子每公斤平均價格為78.44元,比去年同期上升4.2%。
常規稻種子方面,整體供需比196%,其中北方稻區種子供大于求,南方稻區整體供求平衡,價格方面,預計常規水稻種子每公斤平均價格為10.62元,比去年同期上升6.4%。
2023年,其他春夏播重要農作物種子供需平衡有余。
至于冬小麥方面,2022年,秋季落實冬小麥繁種面積1220萬畝,可產種59億公斤。預計2023年冬小麥種植面積基本穩定,按照常年用種量計算,預產小麥種子可滿足明年供種需求。而冬油菜方面,預計2023年冬油菜種植面積將穩中有升,直播等輕簡化栽培面積也將擴大,種子需求量呈上升趨勢,按照常年用種量計算,種子供需平衡有余。
來源:種業商務網綜合整理全國農技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