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正是麥子成熟時節,走在新鄉市鄉村田間,所到之處盡是遍地麥飄香。
好的小麥生產帶來好的小麥經濟。最新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年底,新鄉市糧油加工業總產值達153.6億元,同比增長28%,兩項指標均達歷史最高水平。
新鄉市糧食和物資儲備局副局長趙本哲介紹說,近年來,全市以推進糧食產業轉型升級提質增效為抓手,以優質糧食訂單種植為引領,全市糧油食品加工業實現穩步發展,一幅產業興旺百姓富的欣欣向榮新畫卷正徐徐展開。
增產提質實現“優糧優產”
六月的新鄉大地,麥香四溢。在新鄉市優質小麥種植基地里,一派豐收景象。
這些優質小麥從種子就開始挑最好的,新鄉建有國家級的種子資源庫,種業資源強大。趙本哲說,如新麥26、矮抗58等品種,在黃淮海地區大規模推廣種植,這保證了新鄉小麥種子的優良,“新良”“金粒”“舒豐”等優質小麥品牌更是叫響全國。
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也造就了“新鄉小麥”的優良品質。地處黃河、海河兩大流域,地力肥沃,秋涼春早,光熱資源適宜小麥生長發育。新鄉的小麥一般在10月上旬始播,翌年5月底至6月初成熟,生育期長達230~240天。越冬期間,不太寒冷的低溫,既可以通過春化階段,又可以增加分蘗;揚花灌漿階段,光照條件好,晝夜溫差大,有利于小麥灌漿成熟。區域內無污染源,病蟲害少,實現了小麥的優糧優產、增產提質。
訂單種植富了百姓“錢袋子”
“自然的香味!摸起來還很細膩!”獲嘉縣宗興玉米加工有限公司總經理職小康捧起玉米粉喜上眉梢,笑著說道,為保證品質,這些玉米粉都是以200萬畝黃河灘優質玉米種植基地所產原糧為原料,經傳統工藝和現代科技相結合的加工工藝,在生產的過程中不受任何污染,玉米粉始終保持天然的顏色,自然的味道。
好糧食首先是種出來的,優質糧源是糧食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基礎。趙本哲說,在高質量發展的引領下,新鄉市糧食產區努力調整優化種植結構,深入推進農業綠色化、優質化、特色化、品牌化。
以獲嘉縣宗興玉米加工有限公司等龍頭骨干企業為代表,新鄉市培育壯大了一批好糧油示范企業,以“公司+合作社+基地+農戶”模式,開展訂單收購,建設種植加工基地,增加優質糧油產品,帶動農民持續增收。
截至目前,新鄉市的優質糧食訂單種植面積達160萬畝,年收購優質小麥50萬噸,年帶動農民增收1億元。
政策加持企業實現跨越式發展
訂單種植蓬勃發展、糧食產量不斷攀升之余,新鄉市堅持以“優糧優價”為目標導向,注重引導企業擴大規模,積極推進推廣新技術,引導糧油加工企業不斷豐富產品種類,發展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項目。
近三年來,新鄉市好糧油項目共獲得上級扶持資金1626萬元。在相關政策與資金的支持下,新鄉市一批典型企業涌現。
獲嘉縣宗興玉米加工有限公司利用36萬元好糧油補助資金,開展原糧初清設備改造和基礎設施建設,為企業增加了500萬元的銷售收入,同時農戶每畝地也增加80元賣糧收益。輝縣市銀龍專用粉食品有限公司先后獲得好糧油補助資金715萬元,對全自動方便面生產線進行升級改造,品牌知名度和認可度不斷提高,企業增加銷售收入5000萬元,增加利潤800萬~1000萬元,實現了跨越式發展。
目前,新鄉市7家企業的6個產品入選“河南好糧油”,其中輝縣銀龍的馳龍原味粉獲評“中國好糧油”產品,為新鄉市首家入選企業。
好糧油產業,正成為新鄉市耀眼的“金色經濟”。(記者劉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