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推進江淮地區優質稻米產業發展,深化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展示優質稻米產業的研發成果,助力鄉村振興,獻禮建國七十周年,9月26日,由江蘇現代農業(水稻)產業技術體系集成創新中心、江蘇省優質水稻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江蘇省農業技術推廣協會、江蘇省糧食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主辦,揚州大學、江蘇省糧食行業協會、江蘇省農墾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江蘇神農大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承辦的江淮優質稻米產業發展研討會,在江蘇省鹽城市鹽都區郭猛鎮舉行。

開幕式由中國工程院院士、農業農村部水稻專家指導組副組長,首席專家,揚州大學教授張洪程主持。揚州大學副校長黃建曄、江蘇省農業農村廳總農藝師唐明珍、江蘇省糧食行業協會會長劉習東、江蘇省種業協會會長張堅勇、江蘇省農墾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陳培紅、江蘇省科技廳農村科技處調研員顧俊分別致辭。

開幕式現場還舉行了簽約儀式。江蘇省糧食行業協會會長劉習東與江蘇神農大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周正紅簽署了優質水稻、專用小麥品質產銷戰略合作協議;揚州大學水稻產業工程技術研究院常務副院長高輝與江蘇神農大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種業研究院院長王子明簽署了共建產業體系基地協議。


江蘇神農大豐種業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家級育繁推一體化種子企業、國家高新技術企業、中國種業信用骨干企業、中國種子行業信用評價AAA級信用企業,江蘇省水稻產業技術體系集成創新中心試驗基地、江蘇優質水稻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理事長單位。
與會代表集中觀摩了江蘇神農大豐種業有限公司鹽都郭猛基地,該基地同時也是江蘇水稻產業技術體系集成創新中心基地、張洪程院士工作站,目前承接國省試驗任務7個、企業聯合體試驗任務3個,擁有新品種育種材料15000余份,已成為江蘇省現代農業建設成效的展示窗口和水稻產業科技創新的示范高地。

在觀摩過程中,南粳5718,豐粳1606,南粳晶谷, 武運粳80,豐粳3227、揚農產28等品種的突出表現得到了與會領導和專家的高度贊揚。與會代表現場品嘗南粳5718、豐粳1606、南粳晶谷,一致認為三個優良食味品種口感好,有彈性,有嚼勁,飯非常好吃。

江蘇省農科院研究員王才林在觀摩現場介紹了南粳5718和南粳晶谷的特征特性和主要特點。

南粳5718
南粳5718(蘇審稻 20190004),中熟中粳新型彈性軟米新品種,它具有四大特點:
一、食味品質優良。米飯晶瑩剔透,口感柔軟滑潤,有彈性,冷飯不回生。2018年省種子站組織江蘇省優質水稻新品種食味評比,南粳5718排名第一,破格進入生產試驗,同年參加阜寧優質稻米品嘗,南粳5718評分第一 。
二、分蘗性強、穗大粒多、產量高。2017-2018年參加江蘇省區試兩年平均畝產672.1公斤。
三、莖稈粗壯、抗倒性強、稻蝦專用稻 。南粳5718通氣組織發達,適宜稻蝦共養,莖稈壁厚耐龍蝦夾。
四、灌漿較快、出米率高、后期熟相好。
現場接受采訪的種植大戶頻頻豎起大拇指,南粳5718不但米質優,而且產量特別高,是一流的新型軟米品種。

南粳晶谷(蘇審稻 20190013),屬早熟晚粳新型彈性軟米新品種,早熟晚粳,期適中、優質軟米、產量高,分蘗成穗多,穗子大、結實率高,熟相好;適宜江蘇沿江及蘇南稻區種植。具有以下特征:
一、米飯軟彈有嚼勁,大米雪白有光澤 。大米外觀透明,晶瑩剔透,飽滿圓潤,米飯軟而不粘,軟糯可口,嚼勁十足。
二、株型緊湊抗倒強、穗大粒多產量高 。2016-2017年參加江蘇省區試,兩年平均畝產680.8公斤。
三、抽穗整齊灌漿快,稈青籽黃出米高 。2018年經農業部食品質量監督檢驗測試中心檢測:整精米率73.2%。
江蘇神農大豐種業研究院研究員王子明介紹了豐粳1606的主要特點。


豐粳1606
豐粳1606(蘇審稻 20190012),遲熟中粳新型彈性軟米新品種,具備五大特征:
一、稻米品質特別優良。2018年初,在江蘇省種子站組織的全省優質稻米食味品嘗會上,豐粳1606得分名列前茅,破格進入生產試驗。
二、灌漿快、結實好、出米率高。
三、農藝性狀協調。豐粳1606株型較緊湊,分蘗性強,后期轉色好。
四、綜合抗病性好,彈性好,抗倒伏性較強,穩產性好。
五、產量潛力大,一般生產畝產650公斤左右,高產栽培條件下畝產可達750公斤,出米率75.5%以上。該品種有很好的推廣利用前景。
參會的種植大戶王先生表示:豐粳1606飯好吃,產量高,灌槳非常快,抗性好。


江蘇武進水稻所鈕中一研究員和徐曉杰所長介紹了武運粳80、豐粳3227的相關選育及種植表現。


武運粳80米質達國標一級稻米標準,株高較矮、株型較好、劍葉內卷、穗子大,結實性好、熟相好;中感稻瘟病,抗紋枯病、條紋葉枯病。
豐粳3227株高矮、抗倒性強,穗子大,熟期早、熟相好、品質優、有香味;中感稻瘟病,抗紋枯病、條紋葉枯病。

在研討交流環節,張洪程院士以《發展中高端優質稻米,推進品牌產業建設》為題,向與會代表分享了中高端優質稻米的內涵與標準(綠色、安全、好看、好吃)、中高端優質稻米綠色優質栽培技術以及推進與發展中高端優質稻米產業的戰略措施建議等三方面的精彩內容。他指出,以科技創新與綠色生產方式發展中高端優質稻米是我國水稻產業現代化建設的基本方向,也是稻區產業興旺、鄉村振興的重要內容,期待廣大科技工作者、稻米企業家與稻農們,不斷加強創新創造,共同建設我國稻米高質量發展的美好明天。


江蘇省農科院研究員王才林、安徽省農科院研究員吳文革、江蘇神農大豐種業研究院研究員王子明、江蘇省農技推廣總站站長管永祥、江蘇省農業農村廳科教處處長姜雪忠、江蘇省種子站站長何金龍和江蘇省農墾農業發展股份有限公司副總裁、蘇墾米業董事長宗兆勤分別從不同的角度出發,分享了題為《優良食味粳稻新品種南粳5718和南粳晶谷的開發利用》《江淮水稻提質增效技術與優質稻米產業發展》《新型彈性軟米品種選育與利用》《充分發揮推廣系統作用助力江蘇優質稻米產業發展》《放大體系效應,支撐稻米產業體系增效》《江蘇水稻品種審定及應用情況》《發展優質稻米產業,助力江淮鄉村振興》的報告。

種業商務網對本次現場觀摩暨研討會進行了全程直播,近10萬人在線遠程觀看了會議,擴大了會議影響,提增了會議質效,有力地助推了江淮優質稻米產業發展。

參加會議的還有江蘇現代農業(水稻)產業技術體系集成創新中心專家、崗位專家和基地主任,省優質水稻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成員、省有關市、縣農業推廣部門代表,省農業技術推廣體系會員單位代表,新型經營主體代表,以及江蘇、安徽等相鄰省份縣級種子經銷商,糧食流通加工企業代表、種糧大戶等共1200人。
種業商務網 吳建軍 董偉|報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