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石家莊7月3日電題:河北魏縣:種上“軟黃金” 農民坐地收“三金”
新華社記者 郭雅茹
“枝葉嫩尖兒能炒茶,嫩尖兒下10公分左右當菜食用,枝條和樹葉粉碎能做飼料,根和種子可入藥,這棵樹渾身都是寶!”河北省邯鄲市魏縣北皋鎮南劉崗村村民江書芳說,“自從種上這個‘搖錢樹’,日子越過越有勁。”
江書芳所說的“搖錢樹”是雜交構樹中科一號品種,被譽為現代生態循環農林產業的“軟黃金”。2016年,魏縣推廣雜交構樹中科一號作為扶貧項目,幫助群眾脫貧。
江書芳家是貧困戶,丈夫身體不好,常年吃藥,沒有勞動能力,家庭生活困難。2016年,北皋鎮、南劉崗村干部引導南劉崗村300戶群眾將2200畝耕地流轉給魏縣林盛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發展種植雜交構樹中科一號。江書芳做主將家里的7畝耕地流轉給公司,本人也脫下了“農民裝”,到雜交構樹種植園做起了藍領。
現在,江書芳家每年每畝地收租金900元,除去3個月冬閑,一年的薪金收入18000元左右。“租金加薪金收入兩萬多元,日子好過多了。現在,家里安裝了電話,我和老伴兒還用上了智能手機。”江書芳說。
受南劉崗村影響,北皋鎮的3個貧困村東街村、西李崗村、姜謝莊村的70戶貧困戶也選擇種植雜交構樹中科一號,不同的是,他們將個人的5000元、共35萬元的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打捆入股到魏縣林盛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發展雜交構樹種植。
現在,這70戶貧困戶每戶手里都有一本股權證,每年年底保底分紅500元。“國家的扶貧政策好,不用咱掏錢就能分紅。”西李崗村貧困群眾楊書田說,去年12月,在村支部和邯鄲市文廣新局駐村工作隊的幫助下,他簽訂了5年合同,“扶貧資金入股能長期受益,比分到手里強多了。這樣的好事兒,擱以前打著燈籠都找不到!”
魏縣林盛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負責人常社強告訴記者,如果市場行情好,還要給群眾增加分紅比例,5年后想入股可以繼續,否則會將5000元股金原數退回。
“種植雜交構樹中科一號,以土地流轉收租金、財政專項扶貧資金或生產資料入股分股金、到企業務工拿薪金的形式,魏縣群眾輕松坐地收‘三金’。”魏縣扶貧辦主任張少民說,未來四年,雜交構樹要發展到10萬畝,成為更多群眾的“搖錢樹”。(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