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黃淮海小麥種子發展戰略暨小麥育種創新方向高峰論壇 邀請函
邀 請 函
時間:7月2日下午14:30-18:30 地址:鄭州金融大酒店
尊敬的種業界同仁:
本次論壇根據《全國現代農作物種業發展規劃(2012-2020年)》的總體要求,以“產學研相結合,育繁推一體化”為主題,旨在提升種業科技創新能力,企業市場競爭能力,供種保障能力,促進交流與合作,促進企業育繁推一體化;也是科研單位科技成果展示的舞臺和種業同仁信息交流的平臺,共同開拓種業市場,實現互惠共贏,積極服務于現代農業。

種業是國家戰略性、基礎性的核心產業,是促進農業長期穩定發展、保障國家糧食安全的根本。黃淮海麥區總耕地面積占全國耕地面積的25%,是我國幾大農業區中耕地面積最多的地區,小麥是主要糧食作物之一,播種面積及總產量分別占全國的45%及51%以上,種植面積居其他作物之首。為適應不同的生態類型區,涌現了很多在小麥育種、栽培、生態研究等方面的專家,培育了一大批有影響力有突破性的新品種。
為了更好的發揮相關專家在小麥品種選育、栽培等研究上的優勢,進一步了解科研單位的小麥育種動向,促進現代種業發展。為企業提供更多的種質資源,擴大種業信息交流平臺。中國種業商務網特邀黃淮海麥區重量級專家、教授打造本次“黃淮海小麥種子發展戰略暨小麥育種創新方向高峰論壇”。
組織架構
主辦單位:中國種業商務網
協辦單位:
安徽隆平高科種業有限公司
河南國育種業有限公司
河南賽德種業有限公司
河南大眾種業有限公司
河南超夢種業有限公司
支持單位:
河南農業大學
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山東農業大學
江蘇省農科院
河南科技大學
主要議程
會議時間
2017年7月2日下午14:30-18:30
會議地點
鄭東新區金融大酒店(鄭州東區商務外環路21號)
主講嘉賓及內容
|
特邀嘉賓 |
報告內容 |
單 位 |
|
田紀春 |
應對農業供給側改革的優質小麥發展戰略及品種類型 |
山東農業大學 |
|
夏中華 |
小麥抗逆性研究進展 |
江蘇省農科院 |
|
李巧云 |
抗白粉病、赤霉病、黑胚病小麥品系選育進展 |
河南農業大學 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
|
歐行奇 |
小麥高產、穩產、優質育種新模式 |
河南科技學院 |

田紀春 教授
田紀春,男,1954年生人,教授,博士,中共黨員,山東農業大學教授,山東省專業技術拔尖人材并享受國務院特殊補助。現任“作物產品品質改進與質量檢測控制”博士研究方向學術帶頭人,農業部“谷物品質監督檢驗測試中心”常務副主任,農業部“小麥高產生理與遺傳改進”重點開放實驗室副主任,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小麥專業組委員。
主要從事作物品質改進生物技術及品質育種、農產品功能性開發與質量監控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培養的我國第1個大面積推行種植的優良專用小麥品種——PH82-2-2,1993年獲國家發明2等獎。其它科研課題,分別獲國家教委科技進步1等獎、農業部豐收計劃2等獎和新品種保護專利等多項嘉獎。在全國率先提出了“超級小麥”育種課題,任該課題主持人和山東省小麥良種產業化項目首席專家。主持培養的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優良專用小麥新品種山農優麥2號、山農優麥3號和山農11號分別于2000年、2001年和2003年通過山東省品種審定委員會審定。培育出高產小麥品種山農20于2010年、2011年分別通過國家黃淮南片、北片雙國審。
主編或副主編《優良小麥》、《超級小麥遺傳育種研究》等專著3本,主編教材2本,在國際學術會議和國內正式刊物上發表論文40余篇。

夏中華 研究員
夏中華,研究員,現為江蘇瑞華農業科技有限公司總經理,曾先后任淮陰農科所副所長和江蘇省農科院宿遷分院院長。他的名字和他培育的淮麥系列品種,早已在江蘇省乃至國內聞名遐邇:淮麥20、瑞華麥520、明麥2號3個國審品種,1個已通過國家審定程序的品種瑞華麥523,6個省審品種,參與育成淮麥21、淮麥22等小麥品種14個,玉米品種1個,水稻品種1個。
獲得植物新品種權7項,江蘇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各一項,江蘇省農業推廣獎二等獎兩項,淮安市科技進步獎一等獎三項,中國農學會青年科技獎一項。先后被評為淮安市突出貢獻專家、淮安市十大杰出青年、淮安市青年科技標兵、淮安市優秀科技工作者、南京“科技創業家培養計劃”培養對象,科技創新領軍人才,入選江蘇省現代農業產業技術創新團隊建設項目,參與開展的“小麥抗病抗逆種質資源的發掘與創新利用”項目獲得江蘇省科技進步三等獎

李巧云 博士
李巧云,河南農業大學/國家小麥工程技術研究中心 博士 副研究員 碩士生導師,現從事小麥抗病遺傳育種工作
承擔項目:轉基因生物新品種培育重大專項,“863”計劃項目,國家科技支撐計劃重大項目,國家自然科學基金,河南省重大科技攻關計劃項目,河南省成果轉化計劃項目等十余項。
論文及專利:在Eur J Plant Pathol,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J Integr Agr,J Plant Dis Prot,J Zhejiang Univ-Sci B (Biomed & Biotechnol),Plos One,植物生理學通訊,中國農業氣象,麥類作物學報等刊物發表論文30余篇;國家發明專利一項
所獲獎勵:河南省科技術進步二等獎兩項(2009年,2012年),教育部科技進步獎(推廣類)二等獎一項(2016年)

歐行奇 教授
歐行奇,男,漢族,1964年10月生,河南鄲城人,中共黨員,河南科技學院教授。
主要從事小麥育種及種子生產,參加培育推廣的百農矮抗58,2015年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一等獎;主持培育推廣的國審小麥品種百農207,是目前河南及黃淮麥區主導品種,2015年獲得省重大科技專項支持。近幾年又育成百農201,百農307等苗頭新品種。
主持制定了河南省地方標準《小麥三級種子生產技術規程》,出版了學術專著《小麥種子生產理論與技術》。在《西南農業大學學報》、《中國食品學報》、《麥類作物學報》、《種子》等學術刊物上發表研究論文70多篇,獲得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三等獎,新鄉市科技成果一等獎,河南省教育廳科技成果二等獎各一項。先后被評為“優秀教師”和“先進工作者”
票務信息
受場地限制,本次論壇會議規模500人
論壇入場券398元。參會人員可通過以下方式申請領取入場券。
一、以下協辦單位均有入場券,參會人員可聯系協辦單位取票

二、可直接聯系《中國種業商務網》,按要求贈票
董 偉 13673688987(微信同號)
陳成慧 13958782282(微信同號)
會場指示
會議指示圖:鄭州金融大酒店,河南省鄭州市金水區商務外環路21號(鄭東新區商務外環路與九如路交叉口) 酒店電話:0371-56582555

天氣指示

會務組聯系方式:《中國種業商務網》
電 話:0371-53777080/7720
董 偉 13673688987(微信同號)
陳成慧 13958782282(微信同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