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粱具有耐旱耐澇耐鹽堿耐瘠薄的特點,以其產量高效益好、省工省肥、投入少適應性廣等特點深受農民歡迎。
高粱的高產栽培技術主要有以下幾點:
一、選地輪作
高粱根系發達吸水吸肥力強,應選擇平坦疏松較肥沃的地種植。由于高粱抗旱耐澇耐鹽堿耐瘠薄,所以在低洼易澇地瘠薄干旱的鹽堿地上均可種植。只要在耕作上采取相應的栽培技術措施照樣能獲得較好的產量。合理的輪作對產量的影響很大,種植高粱最理想的前茬是大豆茬,其次是玉米茬。因為高粱根系扎土深,擴展范圍廣,吸水及養分多,導致地力肥力下降,適宜的后茬最好是大豆茬。
二、整地與施肥
結合整地進行施肥,高粱是需肥較多的高產作物,應在早春頂漿三犁川打壟施肥,鎮壓保墑。施肥量一般每公頃15~20噸農肥,磷酸二銨150~200公斤,混尿素50~100公斤。
三、選用良種
選用良種是經濟有效的增產措施。根據生育期選用品種;品種的生育期必須適應當地的氣候條件,既要能在霜前安全成熟又不宜過短,充分利用生長季節提高產量。
四、種子處理
1、曬種:提高發芽率。
2、種衣劑拌種:防治黑穗病、苗期病害、缺素癥及地下害蟲,提高保苗1~2成。
五、播種技術
1、播種時間:主要根據土溫、墑情和品種的生育期而定,生產上一般將5厘米土層日平均溫度穩定通過10--12℃時作為適宜播種的土溫指標。
2、播種深度:高粱播種深度不超過3厘米為宜。
3、播種方法:播種后要及時鎮壓,用種量一般的公頃用量20公斤。
六、田間管理
1、合理密植:當幼苗長出3~4片葉子時疏苗,5~6片葉子間苗,高粱品種公頃保苗8~12萬株。
2、化學除草:使用除草劑要選用高粱專用除草劑,噴藥要均勻,避免要害。
3、中耕除草:提倡鏟前趟一犁,鏟、趟結合進行。7月10日前拿起大壟,由于高粱后期需肥量大,封壟要追肥,追硝肥扣在兩邊壟幫子上,以土壓嚴。
七、防治病蟲害
1、高粱黑穗病:又名烏米、黑包等,是高粱上常見的并危害較嚴重的一類病害,主要防治措施是選用抗病品種、輪作倒茬、種子處理、適時播種、及時拔出病株等。
2高粱蚜蟲:是為害高粱最重的害蟲,防治蚜蟲一般用菊酯類農藥、樂果乳油為主。
八、適時收獲
高粱最適收獲期在蠟熟末期,即穗基部籽粒頂漿,此時收獲產量最高,米質最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