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我省遭遇持續陰雨天氣,給花生收獲和采后晾曬帶來極大阻礙。成熟后的濕花生若未能及時干燥,在田間滯留或堆放過程中極易發芽、霉爛,并滋生黃曲霉毒素,嚴重影響花生品質與安全。為最大限度降低連陰雨天氣給花生生產造成的損失,特制定花生干燥指導意見。
一、適時搶收
(一)關注天氣,抓住作業窗口期。每日關注最新天氣預報,在晴天或降雨間隙組織搶收。同時,及時疏通田間溝渠,排水降濕,為機械收獲作業創造有利條件;若遇土壤泥濘、機械無法進地的情況,需組織人力進行收獲,避免因長時間滯留田間導致花生落果、爛果或發芽。
(二)規范處理,及時降低損耗。收獲后的花生秧果,應第一時間去除花生莢果表面的泥土,避免濕土附著加劇霉變;運輸及臨時存放過程中應嚴禁堆積,以防止堆內熱量積聚引發迅速發熱、霉爛;降低收獲、轉運等各環節莢果破損率,避免破損的花生因易受霉菌侵染而加劇損耗。
二、攤曬和通風
(一)合理利用空間,規范攤曬操作。充分利用倉庫、廠房、走廊、空房等空間,將花生以10厘米左右的薄層攤鋪,攤曬期間,每天需多次翻動花生,防止底層花生因通風不暢發生霉變。
(二)強制通風,提高干燥效率。可配備大功率風扇或鼓風機,對花生堆進行24小時不間斷平行通風,加速堆內濕氣排出。
三、機械干燥
(一)控制干燥溫度。采用機械干燥時,嚴禁使用高溫干燥,花生實際接觸的風溫應保持在40℃左右。高溫易使花生蛋白質變性、油脂氧化酸敗,同時大幅降低種子發芽率。
(二)確保干燥均勻。確保干燥機內氣流分布均勻,干燥過程中,定期對花生進行翻動,避免干燥不均。
(三)做好安全貯存。干燥后的花生應在陰涼通風處充分冷卻至室溫后,再裝袋入庫。入庫前,花生莢果水分應降至10%以下(判斷標準:用手搖動莢果,能聽到清脆的響聲;用牙咬種仁,感覺硬脆),花生仁水分應降至8%以下,方可長期安全儲存。
(四)應急干燥。針對規模化種植戶,在應急搶烘狀態下,為提升干燥效率,可采取“分階段高效干燥策略”:在機械干燥初期可適當提高機械烘干溫度(但溫度應控制在55°C以下),以快速去除花生莢果表層及易蒸發水分;當表層水分脫去后,可將花生莢果移出干燥倉,放置倉庫,進入緩蘇階段,此時應加強通風與翻動,同步可進行下一批濕花生干燥;待表層水分干燥后,可再次觀察前批次花生莢果緩蘇情況,若出現返潮情況,可將其再次送入干燥機,重復“55℃以下短時干燥”操作,通過2-3輪“干燥-緩速”循環,逐步降低花生整體水分。待持續陰雨天氣結束后,再將花生轉移至室外晾曬,直至水分降至安全儲藏標準,即可進行儲藏。
四、注意事項
(一)切忌堆積存放。無論是帶秧的濕花生,還是已脫秧的濕莢果,均嚴禁堆積存放,否則極易發熱、霉爛。
(二)勿高溫機械干燥。切不可為追求干燥速度而采用高溫干燥模式,高溫會直接導致花生品質嚴重下降。
(三)剔除霉變果。在干燥過程中,每天需挑揀已霉變、發芽或破損的莢果,防止霉菌擴散污染。
河南省農業科學院農產品加工研究中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