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及時排水防澇害
●科學防控病害
●合理補充營養
●謹慎處理倒伏
●適時搶收減損失
□本報三農全媒體中心記者 董豪杰
據氣象部門預測,近日,我省將出現新一輪降水過程。谷子、高粱等雜糧作物正處在生長中后期,面對持續降雨,該如何防災減災,科學管理?9月17日,河南省甘薯雜糧產業技術體系首席專家、省農科院糧作所研究員李君霞梳理當前階段雜糧田間核心管理要點,指導種植戶科學應對。
持續降雨易導致田間積水,造成作物根系缺氧。李君霞建議,要搶在雨前和降雨間隙及時清理溝渠,確保排水暢通,力爭雨停后田面無明水。對積水嚴重地塊,應使用抽水設備強制排水,最大限度縮短作物受淹時間。
高濕環境會顯著增加病害發生風險,種植戶需利用雨停間隙及時噴施保護性殺菌劑進行預防,即使未見病斑也要提前用藥。防治葉部病害可選用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環唑等廣譜殺菌劑;防治穗部病害需在葉部防治基礎上加強穗部保護。建議采用保護劑與治療劑復配使用,并注意輪換用藥,噴藥時可加入磷酸二氫鉀等葉面肥增強植株抗逆性。
需要特別注意的是,雨后不宜立即大量追施尿素等速效氮肥,以免造成二次傷害和貪青晚熟。應采取根外追肥方式,以葉面肥和植物生長調節劑為主,增強葉片功能,促進灌漿,提高千粒重。
李君霞提醒種植戶,對于倒伏作物,不要強行扶起,以免造成二次損傷,可通過清溝排淤、清理壓蓋枝葉等方式幫助通風透光,促進自然恢復。若作物已成熟,要適時搶收,寧可搶回晾曬也不可留在田間霉變發芽。收獲后應離地存放于通風處,有條件的可采用烘干設備,防止堆積發熱霉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