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題三 專利稻種“造假”風波
@農財寶典種業版:6月29日,《南方周末》一則題為《優秀專利稻種被訴“造假”風波》的報道稱:被稱為“中國水稻產量第三次飛躍”的雜交水稻種子“兩優培九”,遭江蘇鹽城一批種農投訴:“畝產和質量與專利承諾相去甚遠,造成嚴重經濟損失”。
@知識產權巫婆:專利承諾了什么?專利沒有承諾什么?不要誤解專利本意啊。此事與明膠事件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科學時報的文章倒是相對科學了很多。
@亂紀元的玫瑰茄:據《南方周末》的報道,“兩優培九”的專利承諾書顯示,用來制種,“畝產可大于200公斤,純度保證98%以上(國際規定一級種子是98%)”。然而,江蘇鹽城的種農在種業公司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畝產最高也只有120公斤,純度甚至還出現過50%的最低值。
@鵬諾知產:品種審定環節太黑了。
@曉芬望遠:學術造假,值得關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