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2011年“百農矮抗58”高產觀摩會上,程順和院士(左七)、蓋鈞鎰院士(左八)、劉興土院士(左九)對“百農矮抗58”給予了高度評價

河南科技學院院長王清連(右一)觀察“百農矮抗58”的生長情況


茹振鋼,教授,碩士研究生導師,2010年“莊巧生小麥研究貢獻獎”獲得者,2011年,獲“全國糧食生產突出貢獻農業科技人員”稱號。國家小麥工程中心客座研究員,河南省優秀專家,河南省勞動模范,全國優秀教師,河南省小麥抗病蟲育種首席專家,河南省小麥技術產業體系崗位專家,河南省農業崗位科學家。河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委員,河南省小麥研究會、河南省種子協會理事。主要從事小麥育種和作物遺傳育種的教學與科研工作。
本報記者 尹江勇 本報通訊員 夏冰 吳玲玲
今年三夏,捷報再傳:7月12日,國家統計局河南調查總隊發布數據顯示,今年我省夏糧總產量達637.2億斤,比去年增產10.9億斤。從2003年開始至今,我省夏糧實現了“十連增”!用實際行動踐行著“兩不犧牲”的莊嚴承諾,體現了億萬河南人落實國務院指導意見的責任和擔當。
“民以食為天,糧以種為先。”為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物質需求,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必須緊緊抓住科技“第一生產力”,向科技要潛力,向科技要效益。 截至目前,我省主要農作物的良種覆蓋率在98%以上,位居全國第一,優良品種在糧食增產中的作用已超過40%。所以,加快優良品種推廣速度,進一步提高良種覆蓋率,是實現小麥產量取得突破的關鍵。
在我省眾多的小麥良種中,一個品種尤其出眾: 它,就是省重大科技專項支持品種中筋優質小麥品種“百農矮抗58”。
“百農矮抗58”是河南科技學院茹振鋼教授培育的高產優質廣適型小麥品種,從2005年脫穎而出,到近幾年迅速推廣應用,“百農矮抗58”已成為我省及周邊省份推廣面積上升最快的小麥品種,自推廣以來累計種植面積1.4億多畝,增產小麥150多億斤,創直接增產效益100多億元,是河南實現小麥連年高產穩產的主力品種,也是國家小麥生產的支柱品種,為促進河南糧食核心區建設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巨大貢獻。2010年獲河南省科技進步一等獎。“百農矮抗58”在生產中的優異表現,對實現大面積均衡增產和保障國家糧食安全貢獻突出,三年來,溫家寶總理每次來河南,都要視察“百農矮抗58”小麥生產田。
黃淮麥區的特大小麥品種“百農矮抗58”今年在國內推廣總面積達到4070萬畝,約占全國小麥總面積的1/10,遠遠超過黃淮麥區其他品種,是黃淮麥區特大小麥品種,被譽為“黃淮第一麥”! 按小麥生產情況估算,國人吃的每4個饅頭中,就有1個來自河南;每10個饅頭中,就有1個來自小麥品種“百農矮抗58”。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