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陜西日報

6月2日,收割機正在收割西安市臨潼區斜口鎮洞北村丁字溝組千畝小麥。
本報記者 袁景智攝
本報訊
(記者 喬佳妮 實習生 耶煒瑋)油價漲,食品價漲,種子、化肥價格都在漲,原以為今年麥子的收割價格也會漲,然而令許多農戶感到意外的是,今年麥子的收割價格未升反降。
6月5日、6日,記者在西安市戶縣看到,大部分麥子已經成熟。不時有收割機在田間地頭忙碌著。與此同時,路上隔三差五就停放著一輛農用收割機,不少過往的車輛都在小心避讓。提起今年的麥子,農戶們討論最多的不是收成,而是價錢。“去年一畝麥子的收割價都到了80?90元,今年啥都漲了,原以為得100多元呢,結果50元就割了。”家住戶縣甘亭鎮保峪坊村民張為民的這番話說出了農戶共同的感受,不少農戶都對今年的收割價格感到些許意外。
小麥收割價格不升反降,對農戶來說是一份意外的“收獲”,但對出來找生意的農機主們卻是一個慘痛經歷。“今年10車8賠。”提起今年的生意,從涇陽開車過來的劉師傅苦笑著說,去年一箱油也就1100元左右,今年就得1500元。收一畝地麥子,連割帶送50元,除過三輪車掙走的20元,剩給農機主的就只有30元。刨過油錢23元,一畝地下來只能賺7塊錢左右。“就這車還不敢有啥問題。”為何今年會出現這樣的問題,從事農機收割多年的劉師傅說:“今年外地車特別多,至少來了1000輛。加上今年天氣涼,麥子不像往年那樣成片地熟,都是抽道道熟,車割了一道,就得上來,光耗了油了,根本掙不下錢。”
與劉師傅一樣,家住戶縣牡丹園附近的張勝利,提起今年的生意更是愁眉不展。前幾年一直是舊車,一年還能賺個2-3萬,去年剛剛換了輛新的農機車,如今還背著4萬元貸款,但今年的生意卻讓他連付利息的錢都難以掙回來。與本地車的慘痛經歷一樣,記者在走訪中看到不少外地車,更是帶著一家老小趕著收麥。今年的收割生意,并沒有像往年那樣給他們帶來更多的實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