獼猴桃果實成熟采收前1—2天摘除果袋(或帶袋采收),以增加糖度,提高果實品質。
采收前用折光儀測試果實糖分,確定適宜采收期,嚴禁早采。所有品種可溶性固形物必須達到6.5%以上才可采收。紅陽、楚紅于9月上中旬采收;金香于9月下旬采收;徐香、華優于10月上中旬采收;秦美于10月中下旬采收;海沃德等晚熟品種于10月下旬或11月上旬采收。
早中熟品種于9月下旬進庫,晚熟品種于10月中下旬進庫。禁止使用保鮮劑。空庫可用50倍高錳酸鉀溶液消毒,貯藏過程中每隔半月可用臭氧發生器消毒2—3小時。保持庫溫0℃±0.5℃(制冷風機下低溫區域的果實上要加蓋防凍材料),中華獼猴桃貯藏溫度可提高0.5℃,相對濕度保持在90%以上,一般可貯存3—4個月。
采果后、落葉前,全園立即選噴梧寧霉素1000倍液、噻菌銅600倍液或氫氧化銅1000倍液(重點噴布果柄、葉痕及夏剪傷口),并加入葉面肥(磷酸二氫鉀200倍液+0.3%尿素),以防治潰瘍病菌入侵,延緩葉片衰老,增強光合作用,促進養分積累,提高樹體抗性,培育健壯樹勢。
采果后至封凍前施入基肥(宜早不宜遲,采果后立即進行)。施基肥前進行土壤養分檢測,確定全年施肥標準。基肥以有機肥為主,配施有機無機生物復合肥、中微量元素肥和生物菌肥。盛果期果園,結合秋耕,全園撒施腐熟農家肥或沼渣2500—3000公斤/畝,配合施入三元復合肥50公斤;幼園可結合擴盤開溝施入,施肥量依樹體大小而定,一般為大樹的1/3到1/2為宜。
注意:堅持科學采收、標準化采果,自覺抵制早采早收行為。平均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和干物質含量分別達到6.5%、15%以上時方可采收入庫。倡導全程佩戴手套無損傷采收,下雨天禁止采收。即日起至8月31日,翠香等早熟品種經檢測各項指標達標后,方可進行鮮果采收銷售。9月1日起,其他品種嚴格按照各品種獼猴桃生理成熟指標適期采收。(據陜西科技特派員云平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