畸形西瓜商品性差,影響瓜農收入。種植過程中,瓜農要及時采取應對管理措施,防止產生畸形瓜。
形成原因:畸形西瓜一般分為歪瓜、葫蘆瓜、扁平瓜三種。
歪瓜,又叫扁頭瓜,是指一側充分膨大,另一側發育不良。歪瓜形成的原因有:花芽分化期(1至2片真葉期)遭受低溫,形成畸形花,進而影響發育;授粉不良,種子分布不均,種子多的部分皮瓤膨大快,無種子或種子少的部分皮瓤發育慢,形成歪瓜。
葫蘆瓜,長形果或橢圓形果實易發生,外觀一頭大一頭小,像葫蘆。形成葫蘆瓜多因結果前中期存在肥水不足、植株生長不良、墜秧、病蟲害等問題,導致幼果發育嚴重受阻,果實發育中后期條件得到改善,果實迅速發育形成。
扁平瓜,圓果形品種易出現扁平瓜,因果實發育前期氣溫低,以縱向生長為主形成。扁平瓜果肩較寬,蒂部凹陷,果皮厚,內部空心、纖維多。
應對措施:雖然各類畸形瓜的原因略有差異,但均存在花芽分化期或雌花發育期遭受低溫的情況。因此,如因氣溫低形成畸形瓜胎,可暫時保留第1、2雌花瓜,待出現第3雌花瓜且氣溫升高時,及時摘除第1、2雌花瓜,保留第3雌花瓜,一般能正常生長發育。
如果開花坐果期遇到高溫、干旱天氣,導致花粉發育率降低,授粉受精不良;果實膨大期避免偏施氮肥,確保土壤氮、磷、鉀均衡,且水分供應均勻;留瓜節位過低或過高,影響同化物質對果實的供應;人工授粉技術失誤,導致偏斜授粉(如授粉量不均、位置偏移)等,可根據具體情況,分別采取開花坐果期控制生長、避免高節位坐果、正確進行人工授粉、加強田間管理、水分均衡供應等措施,防止畸形瓜產生。
(朱廣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