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北省種業企業扶優建設項目紀實之一

2025年6月7日,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王浩屯鎮孫化屯村的小麥田間,一場備受關注的實打實收測產活動正如火如荼進行。根據2025年河北省農作物種業工程(種業企業扶優)建設項目實施方案,河北沃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邀請山東省有關農業專家成立測產專家組,對當地種植的“沃麥33”小麥品種開展現場測產驗收,最終測得平均單產達788.35公斤/畝,以扎實的數據展現了該品種的豐產潛力。


隨機實測,科學驗證高產實力
為確保測產結果的客觀性與權威性,專家組嚴格遵循農業農村部糧食作物測產規范,全程采取“隨機選取、現場測量、當面稱重”的流程。經現場隨機劃定驗收區域,使用專業工具實地測量小麥地塊長度與寬度,最終確定實收面積為2.63畝。隨后,收割機現場收獲全部籽粒,經去雜、稱鮮重等環節,實收鮮重達2060公斤。

精準折算,數據彰顯品種優勢
針對小麥收獲后含水量不等、需扣除雜質的實際,專家組按照國家標準,以13%含水量為基準進行折算(田間損耗未計入)。通過專家的現場計算,最終得出“沃麥33”平均單產為788.35公斤/畝。這一數據不僅刷新了當地同季小麥的高產紀錄,更驗證了該品種在山東省區域生態條件下的適應性及增產潛力。

專家點贊:“穩產高產,農民增收好選擇”
“從測產過程看,‘沃麥33’長勢好、群體大、穗大粒多,綜合抗性較突出,后期灌漿充分,落黃好,具備典型的優質高產特征。”參與測產的山東省菏澤市牡丹區農業農村局正高級農藝師王希國介紹,“尤其是在今年部分地區遭遇階段性干旱的情況下,該品種仍能實現高產,體現了良好的抗逆性與穩產性,對保障區域糧食安全、提升農民種植效益具有重要意義。”
河北沃育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付文濤表示,“沃麥33”是公司自主研發的抗寒性強、抗旱節水、耐鹽堿、穩產高產、多抗廣適小麥新品種,是市場上為數不多的“雙超48”小麥品種(即畝穗數48.6萬,千粒重48.3克),并且容重達823克/升。此前已在河北、山東、天津和山西多地開展多年多點試驗示范和大面積推廣,此次山東省菏澤市實打測產的優異表現,進一步堅定了品種推廣的信心。“未來我們將借助河北省種業企業扶優項目的實施,持續優化品種特性,與主產區深化合作,推動‘沃麥33’在更多適宜區域落地,為端穩‘中國飯碗’貢獻企業力量。”
據了解,當前正值夏收關鍵期,“沃麥33”的高產實測結果為周邊農戶選種提供了直觀參考。當地一位種植大戶現場觀摩后表示:“看這長勢、測這產量,明年我家的地也得換成‘沃麥33’!”
此次實打測產不僅是“沃麥33”品種優勢的一次集中展示,更傳遞出農業科技賦能糧食增產的積極信號。隨著更多像“沃麥33”這樣的優質高產新品種落地生根,我國糧食安全的根基將更加堅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