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小麥自南向北陸續進入成熟期,為扎實做好適時收獲、防災減損、增收增效工作,河南省農業科學院組織有關專家制定2025年河南省小麥適時搶收防災減損技術建議,請結合各區域小麥成熟狀態和適宜收獲時機,抓好技術落實和生產服務,挖掘減損增效潛力,確保顆粒歸倉、豐收在倉。
1.應對倒伏,減少損失
受前期降雨大風疊加影響,個別地塊出現倒伏現象,應根據不同倒伏程度,分類采取相應管理措施:輕微倒伏的麥田無需進行特別管理;倒伏較重但仍處于灌漿期的麥田,及時噴施磷酸二氫鉀及生長調節劑延長灌漿時間,提高籽粒粒重和品質;倒伏較重且即將收獲的麥田,及時低位逆茬收割,減少漏割損失。
2.適時收獲,及時搶收
密切關注小麥成熟狀況,抓住天氣晴好時機,在蠟熟末期至完熟初期適時收獲,做到成熟一塊收獲一塊。同時密切關注天氣變化,如遇連續陰雨天氣,適當提前收獲時間至蠟熟中期,在陰雨天氣來臨前及時搶收,防止“爛場雨”造成籽粒粒重和品質受到影響。
3.規范作業,提升效率
加強標準化收獲技術的培訓和指導,提升機手專業化作業技能,提高機械化收獲質量。收獲倒伏區域時,適當降低割茬以減少漏割,前移撥禾輪以增強扶禾作用,降低作業速度以減少喂入量,采取逆倒伏方向收獲。收獲過熟區域時,應安排在早晨或傍晚進行,調低撥禾輪轉速以減少籽粒脫落,降低作業速度,調整清選篩開度,減少收割過程損失。
4.注意晾曬,烘干防潮
組織利用糧食收儲、加工企業儲存烘干設施設備,及時為生產經營主體提供代烘干、代儲存等產后服務,提升糧食收儲效率和收儲質量。籽粒含水量低于13%的小麥及時入倉保存;籽粒含水量高于13%的小麥,及時進行通風晾曬2-3天,防止小麥局部發熱霉變;收獲時遭遇陰雨天氣或籽粒含水量較高,利用烘干設備及時烘干,避免小麥受潮發霉變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