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號碼為131****7522的讀者問:
大棚作物發生“氨害”,是怎么回事
大棚作物發生“氨害”,是怎么回事
答:楊凌老科協咨詢專家、楊凌職業技術學院高級農藝師曹衛賢回復稱,大棚作物發生“氨害”的主要原因有以下幾點。過量施用氮肥,如尿素、碳酸氫銨、硫酸銨、氯化銨等;施用未充分腐熟的糞尿肥,如人糞尿、禽畜糞等,這些肥料含氮較高,在分解過程中也會產生氨氣;施肥不均勻,會使區域氨氣濃度過高,從而引發中毒;高溫天氣下,植物生長速度加快,氨氣產生和積累量也會增加,易引發氨氣中毒。
防治措施。不使用碳酸氫銨,其性質不穩定,易于分解揮發放出氨氣;在保證棚內溫度的前提下,盡可能增加通風換氣時間,以排除棚內有毒有害氣體;施用腐熟好的有機肥,減少氨氣產生;增施磷鉀肥,減少氮肥用量,氨態氮肥的施入以底肥為主,追肥為輔,做到均勻施肥;在日出前,用pH試紙檢測棚膜上的水珠,如呈藍色(變堿),即是氨氣超標,應及時通風換氣;當蔬菜受到輕度危害時,可在葉面噴施氨基酸液肥+蕓苔素內酯,增強植株抗性,結合灌水,降低肥液濃度,盡快減輕毒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