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總體情況分析
3月下旬以來,全省氣溫逐漸升高,降雨偏少,土壤表層失墑增快。最新墑情監測結果顯示,沿淮淮北大部分地區和江淮部分地區土壤表墑不足,部分地區達到中旱。據氣象部門預測,4月7-9日淮北地區北部、大別山區和江南部分地區有小雨。11日淮河以南有一次雷陣雨天氣過程。其余時間以多云到晴天為主,仍無有效降水。
目前沿淮淮北主產區小麥正處孕穗期,全省油菜處于盛花期至終花期,一個星期后將普遍進入角果期。當前正是小麥需水“臨界期”,若缺水會導致小花退化、穗粒數減少,直接影響后期產量。油菜適當控水可防止貪青晚熟;干旱會導致籽粒不飽滿、千粒重下降,不利于籽粒灌漿和油脂積累。
二、小麥田管措施
1.科學合理澆水灌溉。當表層土壤(5厘米深度)手握成團且不滴水,表明土壤墑情適宜,不需澆水。若手握不成團或土壤濕度低于田間持水量的70%,則需澆水。澆水時要選擇在晴天清晨或傍晚時段進行,避開高溫時段以減少蒸發,同時避免大風天氣導致倒伏。用水量要控在澆透田塊且均勻滲透為宜,可采取小水輕澆的方式進行,避免大水漫灌導致土壤板結或根系缺氧。有條件的地區可采取噴灌、滴灌等節水灌溉技術,以提高水資源利用率,減少漫灌造成的養分流失和土壤板結硬化。
2.科學追施孕穗節肥。拔節-孕穗期是氮素吸收的第二個高峰期,前期已追施過拔節肥的田塊可以不再追肥。若前期未追施拔節肥且小麥葉色偏黃、植株細弱,可以結合澆水,每畝增施尿素5-8公斤。葉色濃綠要適當減少用量,防止貪青晚熟。有條件的建議葉面噴施磷酸二氫鉀,提高植株的抗旱抗倒能力。缺鋅地塊可噴施0.1%-0.2%硫酸鋅溶液,缺硼地塊用0.1%硼砂溶液噴霧,預防“穗而不實”。
3.適時做好病蟲害防治。隨著溫度上升,干旱缺水,田間蚜蟲發生危害程度增加,各地要密切關注當地病蟲情報,在預防小麥赤霉病同時,兼防蚜蟲。
三、油菜田管措施
1.開花期和角果期土壤水分管理。油菜花期相對含水量以70-80%為宜,充足的水分可促進花粉萌發、授粉及籽粒形成;水分不足易導致花朵脫落、結實率降低;水分過多則加重病害(如菌核病)或根系缺氧等。角果期相對含水量以65-75%為宜,初期(角果形成期)保持土壤水分充足(70%-75%),促進籽粒發育,后期(成熟前15-20天)逐漸降低至65%左右,以促進成熟和機械收獲。
2.做好合理灌溉施肥。目前油菜田土壤墑情總體適宜,有利于油菜生長發育,僅少數地區土壤表墑輕度不足,表現油菜葉片下垂等。各地要關注天氣變化,對墑情不足的田塊可以采用溝灌進行快灌快排,增加土壤含水量。對目前處于花期,且沒有噴施硼肥的田塊應及時補噴一次硼肥。
3.適時做好病蟲害防治。隨著溫度上升,干旱缺水,田間蚜蟲發生危害程度增加,各地要密切關注當地病蟲情報,當田間蚜枝率達10%以上時需及時噴藥防治。施藥注意選擇對蜜蜂安全的藥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