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黑龍江省農業科學院大慶分院在東風農場草原基地舉辦了蘇打鹽堿土改良技術集成與改良示范現場觀摩會。來自東風農場6隊的種植戶楊國朝高興地跟大家分享,他家今年應用腐殖酸配施脫硫石膏技術對180畝蘇打鹽堿地進行改良,種植出來的青貯玉米畝產量由改良前的2.9噸增加到3.2噸,增產10%以上。
省農科院大慶分院副院長馮鵬介紹:“黑龍江現有不同程度鹽堿耕地800多萬畝,鹽堿地的改良利用已經成為耕地擴容、提質、增效以及農民增產增收的重要渠道。”
活動現場展示了有機肥調控與土壤改良劑、生物菌劑組合等8項改良措施,28個田間微區定位試驗,還展示了田菁、秣食豆、燕麥、青貯玉米4種耐逆綠肥作物對中重度鹽堿地的改良試驗效果。
“經過檢測,我們發現試驗區耕層土壤pH值降低0.2至0.5個單位,土壤緊實度降低5.2%至8.3%。”省農科院大慶分院院長王迪表示,科研團隊依托黑龍江省農業科技創新跨越工程重點項目“蘇打鹽堿土改良技術集成與改良示范”開展實驗研究,目前取得一定成效,未來將在改進鹽堿地改良利用技術、優化適生作物選擇與培育等方面繼續展開科研攻關。(記者梁金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