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日,登海種業發布公告稱,在新疆伊犁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察布查爾登海種業有限公司”;實際上,就在近3個月前,登海種業已宣布在伊犁河谷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伊犁登海種業有限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兩家新公司的經營范圍均涉及轉基因農作物種子生產。且登海種業的2個玉米品種登海605D、登海533D已通過國審,同月,登海種業獲批轉基因玉米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是未來轉基因品種產業化的市場主力。具體情況如何?一起來看看!
近3個月在疆設立2家子公司
2月1日,登海種業發布公告稱,公司在新疆伊犁察布查爾錫伯自治縣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察布查爾登海種業有限公司”(暫定名),注冊資本7000萬元。本次對外投資由公司劃撥價值4000萬元的資產和3000萬元的貨幣資金作為出資,占注冊資本的100%。

實際上,就在近3個月前的2023年10月底,登海種業已宣布在位于伊犁河谷的另一國家級玉米制種大縣鞏留縣投資設立全資子公司“伊犁登海種業有限公司”。該公司注冊資本為1億元整。此次投資由公司劃撥7053萬元的資產和2947萬元的貨幣資金作為出資,占注冊資本的100%。

對于上述2家子公司設立的目的,登海種業公告顯示內容一致,為深入貫徹落實2023年中央一號文件以及農業農村部《關于玉米單產提升工程實施方案》(農辦發【2023】7 號)的通知精神,充分利用伊犁河谷自然資源優勢,進一步夯實公司產業化發展基礎,促進制種規模健康發展,構建公司新的發展格局,實現高質量發展,提高公司規模效益。
登海種業系農業高科技創新型上市公司,是國家最早實施育繁推一體化的試點企業,現已形成穩定發展的產業模式。目前,該公司在新疆、甘肅、寧夏、山東建立了比較穩定的種子生產加工基地。同時,其在海南省也建有穩定的育種基地,具有較強的技術開發和創新能力。
山東登海種業伊犁分公司相關管理人員曾對媒體表示,該公司看中的是伊犁河谷區域內優越的光熱資源和適宜的溫度、濕度條件,具備得天獨厚發展玉米制種產業的優勢。據其描述,公司最初在鞏留縣進行代繁,放原種讓農戶種植,公司再回收。在這個過程中,公司逐漸被伊犁優勢資源吸引,進而不遠萬里來投資建廠,發展玉米制種產業鏈。
值得一提的是,登海種業在20年之前就已走進伊犁河谷。據伊犁當地媒體報道,早在2003年,山東登海種業伊犁分公司即落戶鞏留縣,這也成為伊犁玉米制種產業發展的一個重要標志。
子公司均涉及轉基因種子生產
值得注意的是,兩家公司的公告均顯示,兩家子公司經營范圍均涉及轉基因農作物種子生產。
新公司經營范圍為主要農作物種子生產;轉基因農作物種子生產;農作物種子經營;農作物種子進出口。(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經相關部門批準后方可開展經營活動,具體經營項目以相關部門批準文件或許可證件為準)

一般項目:非主要農作物種子生產;農業科學研究和試驗發展;工程和技術研究和試驗發展;農作物栽培服務;智能農業管理;技術服務、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交流、技術轉讓、技術推廣;農業專業及輔助性活動;花卉種植;初級農產品收購;糧食收購;農業機械租賃。(除依法須經批準的項目外,憑營業執照依法自主開展經營活動)
同時,登海種業在預計投資風險中稱,在政策法規方面不存在障礙,可能面臨運營管理、內部控制、市場變化等方面的風險。公司將加強內部協作機制的建立和運行,明確經營策略,建立完善的內部控制流程和有效的控制監督機制,以不斷適應業務要求及市場變化,積極防范和應對上述風險。
登海種業表示,新公司具備農業生產的特點,因此受氣候、自然災害、病蟲害、市場等不確定因素的影響較大,業績也可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
未來轉基因品種產業化的市場主力
12月7日,農業農村部種業管理司、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通過《關于第五屆國家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第四次審定會議初審通過品種的公示》,37個轉基因玉米、14個轉基因大豆品種通過初審(國審通過!51個轉基因品種有這些)。
本次公示的品種中,轉基因玉米品種有37個。其中,登海種業有2個品種上榜,分別為登海605D、登海533D。

同時,在農業農村部公告第739號中,批準發放了85家企業農作物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其中,26家企業獲轉基因玉米、大豆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登海種業赫然在列(重磅!26家企業獲首批轉基因玉米、大豆種子生產經營許可證)。

轉基因品種審定信息和轉基因種子生產經營證書名單顯示,隆平高科、大北農、登海種業、豐樂種業、中國種子集團等龍頭企業依然是最大贏家,是未來轉基因品種產業化的市場主力。
業內人士普遍認為,品種審定公示和農作物種子生產許可證發放后,中國雜交玉米種業將迎來新的發展時期,行業規模擴容、競爭格局優化啟動。同時,具備品種優勢和轉基因先發優勢的龍頭種企有望迎來市場份額快速提升。
中國種子協會會長張延秋曾在2023年的一次報告中指出,先正達集團中國、中信隆平、大北農創種、登海種業、中農發種業、墾豐種業、大華種業,每年科研投入幾千萬元,甚至億元以上,有國有資本、社會金融資本的支持,兼并重組優異資源,向更大更強發展步伐加快。強者基本將從現在的大企業中誕生,新入場的企業追趕難度加大,成功幾率更低,種業市場競爭更加激烈,而且會拉開檔次。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所有事情都具有兩面性。跑的快,不一定是好事。隨著性狀公司和轉化體逐漸增多,在有限的市場容量和市場實際運營場景,目標性狀公司很快將面臨計量和計價的雙重選擇難題;同時,由于趕進度,種子公司的品種其純度和管理會出現瑕疵,反而會影響進度。
也有業內人士表示,從大的時間維度來看,目前在轉的品種都是已審定且主要推廣品種,受體也大多是推廣品種的親本。在僧多粥少的局勢下,與其和大家爭現有品種的審定,不如抓緊把自身最有優勢的核心自交系進行轉化,改良新核心自交系,選育出新的具有優勢的新品種,迎接第二輪新轉基因品種審定通道的到來,不失為一種以退為進的方法,畢竟最后拼的還是品種自身的表現。
來源 | 農財君綜合整理
編輯丨農財君
聯系農財君丨18565265490
新時代 新種業
南方農村報丨農財寶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