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今年晚稻收割以來,陸續有種糧戶向“一線”欄目反映,今年收成大減,想不通是什么原因,最后懷疑是種子問題。說來也巧,種糧戶們反映有問題的種子,全都指向同一款種子——“滬LPR18”。
糧食安全是百姓吃飯的民生大計,導致水稻減產的“元兇”真是種子嗎?如果是,其中到底有什么問題?如果不是,又是其他什么原因?記者對此進行了調查。

上千畝水稻減產,種糧戶們心急如焚
11月25日,在嘉善縣天凝鎮,有兩家種糧戶每天都心急如焚,因為他們300畝的水稻遲遲無法收割。記者用手撥開幾株水稻穗,一捏就能發現,近一半出現了空殼現象。“原本一畝地能產1200斤,現在只有七八百斤。”面對減產,種糧戶王紅艷著急地說。
同村的種糧戶李燎原也摸不著頭腦。“今年風調雨順,我們兩家也種了其他品種的水稻,長勢都很好,偏偏這300畝很差,太奇怪了。”李燎原告訴記者,因為他和隔壁田減產的水稻都是“滬LPR18”,所以懷疑是種子出了問題,“要么是種子純度不夠,要么是種子有瑕疵。”
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了秀洲區油車港鎮。有10多個種糧戶今年共種了2000多畝“滬LPR18”水稻,癟谷率很高,按大戶們的算法,減產在60萬斤以上,損失近百萬元。
兩個不同地方、相同品種的種子,在同一時間出現問題,未免有些巧了!然而“滬LPR18”種子卷起的風波還不止于此。近日,海鹽縣通元鎮種糧戶孫玉寶也打來電話,說他的稻子不對勁。
跟隨孫玉寶走進田里,他一邊比劃一邊對記者說,“這水稻的長勢一看就不對,‘滬LPR18’的高度應該在70到85厘米之間,我這個已經長到110到115厘米了。”懷疑種子有問題后,孫玉寶對自家的水稻進行了測產,“跟預期比產量相差了三四百斤,我覺得這種子肯定是假的!”
記者從孫玉寶口中得知,他的這批種子是找做種子生意的朋友夏先生買的。這段時間,夏先生也是焦頭爛額,因為已經有10多個種植大戶聯系他,說遇到了類似問題,平湖、海寧、海鹽都有,看著田里的稻子,別說種糧戶們,連他自己都忍不住懷疑種子的真假,“正常的‘滬LPR18’水稻個子肯定沒這么高,有可能是其他種子冒充的,也可能是在‘滬LPR18’種子里摻了別的種子。”
種子真假難辨,農業部門介入調查
水稻減產已成定局,問題到底出在哪里?
記者首先來到位于南湖區七星街道的種子批發公司,嘉善縣天凝鎮兩家種糧戶的滬LPR18種子就是在這里買的。“我們賣給他們的種子,有正宗渠道來源,是從安徽省高科種業有限公司購入的,代理合同和進貨單我這里都有。”面對種糧戶的質疑,種子批發公司負責人高留根有理有據。


他解釋稱,這款水稻種的時間很關鍵,“我們去年就發現這個品種的空癟率比其他品種高,尤其是種得晚的,空癟率相對高。”但是,種糧戶并不認可這樣的解釋。
記者了解到,“滬LPR18”水稻是上海市農科院選育的中熟晚粳類常規品種,2014年審定,2019年由浙江省農業農村廳正式引種。海鹽縣農作物與種子技術推廣站站長姚云峰分析道:“我們常規稻的畝產一般在1000斤到1300斤之間,如果產量明顯下降,在種糧戶管理正常的情況下,可能是種子出問題了。”
姚云峰認為,種子有問題,有可能是買到了假種子,也就是以非種子冒充種子,或者以甲品種冒充乙品種種子,或種子的種類、品種名稱、產地與標簽標注的內容不符等。記者發現,反映這款種子有問題的種糧戶,購買渠道很雜,很多是從個人手里買的,比如海鹽的孫玉寶,就是從夏先生手里買的,而夏先生并不是經銷商,他是通過種子企業的業務員買的,因為沒簽過合同,出了問題也沒處說理。
姚云峰表示,也不排除種子是真的,但有質量問題這種可能性。“種子是很特殊的商品,外觀看起來都一樣,只有到快收割時才能看出差別,即便發現有減產等問題,也很難判斷是不是種子質量不好引起的。”他告訴記者,以目前的技術,在種糧戶沒有保留原種的情況下,等收稻后再去做檢測往往為時已晚。
可不管有多難,該查還是得查。目前,市本級、嘉善、海鹽的農業部門都已經介入調查,種糧戶反映有問題的稻谷也已送到省里檢測。“后續,我們將加強種子的抽檢,特別是把今年出現問題的“滬LPR18”作為重點檢查對象,從它的質量、發芽率、水分、純度等方面來查。”嘉興市農業農村局農業與海洋執法指導處處長陳興明表示。
把好種子“質量關”,這些提醒請收好
嘉興市農業部門統計數據顯示,今年嘉興晚稻種植面積為139萬畝,其中,“滬LPR18”有近7萬畝。與“秀水121”“秀水14”“嘉禾香1號”等本地稻相比,這款種子在嘉興的種植時間很短,也就兩年左右。
有不少種糧戶反映,他們選這款水稻種子,并不是因為產量高或米質好,而是這款水稻自帶抗除草劑基因,在購買稻種時,商家會推薦搭配使用甲氧咪草煙、咪唑乙煙酸這兩款除草劑,能在一定程度上減少生產成本。
但據記者了解,這兩款除草劑一般用在大豆上,在嘉興并沒有登記備案,使用它會不會影響水稻產量、會不會對土壤造成影響,還沒有定論。為此,今年嘉興市農業部門還專門開過會,要求嘉興市農科院開展調查,目前相關調查正在進行中。
面對這樣的情況,不禁有人要問,該如何把好種子“質量關”?
其實,嘉興的農業部門每年都會推薦當年的水稻主導品種,滬LPR18并沒有上過名單,而只要是正規引進品種,市場上都是可以銷售的。農業部門提醒廣大種糧戶,種什么水稻可以自己選擇,但種子來源一定要把好關,千萬不要圖省事、貪便宜,通過不正規的渠道購買。另外,種糧戶買種子時務必索取正規發票,包裝袋等也要保留,最好保留一定的原種,萬一出現問題,這些都可以成為證據。
嘉興市農業科學研究院生態環境研究所所長陸強建議:“種糧戶們盡量選擇本地的優質高產水稻品種進行種植,這些品種我們從育種開始就嚴把‘質量關’,并且經過了多年的實地試驗和推廣,品質和產量都有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