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王子涵)近日,2023中國國際棉花會議在廣西桂林市召開,本次會議由中國棉花協會、全國棉花交易市場共同主辦,廣西壯族自治區供銷合作聯社協辦。來自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棉業組織、棉花公司、研究機構以及有關政府部門和國內棉農、棉商、紡織企業等800余名代表,圍繞“可持續發展:棉花的未來”這一主題,展開深入探討交流,共同謀劃棉業的未來發展之路。
會議指出,中國是棉花生產、消費、貿易和紡織品服裝出口大國,棉花產業直接關系到棉農利益和紡織業發展,也影響著對外貿易和穩定就業。隨著市場需求逐步恢復,棉紡織行業實現良好開局,帶動棉花和棉紗價格逐步回升。
一直以來,供銷合作社在中國棉花產業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搭建了包括行業協會、骨干企業、流通網絡、綜合平臺等在內的多元化、立體化服務架構,有力推動了中國棉花產業高質量發展。未來,將一如既往地支持中國棉花協會工作,持續推動社有棉花企業改革發展。
專家建議,中國棉業不僅要追求數量增長,更應注重質量提升、區域協調,做大蛋糕的同時分好蛋糕,讓行業的發展惠及更多利益相關方,使中國棉業成為一個對經濟增長、技術進步、環境保護、社會發展等各方面都有積極貢獻的產業。
廣西不僅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樞紐,還是連接中國華南經濟區、西南經濟圈以及東盟經濟圈等多個區域的合作平臺、國際通道。從全區產業結構看,輕工紡織業是重點發展集群,蠶繭生絲產量分別占全國總量的59.2%和34.7%,具有良好的基礎。
據悉,中國國際棉花會議自1999年起每兩年舉辦一次。本次會議包含宏觀形勢分析與展望、國際市場現狀與發展趨勢等專題論壇及圓桌對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