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劉紅文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李道忠)眼下,新疆阿克蘇地區278萬畝冬小麥已進入田間管理的關鍵期。為準確掌握今年小麥生產、總產情況,科學分析小麥生產總體形勢,掌握夏糧生產的第一手數據,阿克蘇地區開展小麥測產工作。
根據阿克蘇地區下發的《關于開展地區小麥測產工作的通知》,今年小麥測產工作按照縣(市)自測、地區抽測的方式進行。小麥成熟前15天左右,由縣(市)組織測產專家技術組按照高標準農田、白地、林果套種的方式進行理論產量自測,縣(市)自測應覆蓋所有鄉(鎮)90%以上的村;地區抽測由地區根據縣(市)自測結果,在小麥收獲前10天左右,組織專家技術組進行。
小麥長勢好,村民心里喜。“我種了15畝小麥,鄉農技站的技術人員多次來現場指導我,現在小麥長勢非常好,今天農業專家來到地里給我測產,預測畝產達500公斤左右,我特別高興。”烏什縣依麻木鎮托萬克喀尕吐爾村村民麥合木提·賽麥提高興地說。
在新和縣塔木托格拉克鄉的一處麥田里,該鄉按照測產步驟對小麥長勢、畝穗數、穗粒數、千粒重等開展抽樣測產。該鄉黨委副書記、鄉長周安定介紹,從測產情況來看,今年小麥長勢好于往年,夏糧豐收在望。
手中有糧,心中不慌。作為小麥種植大區,今年阿克蘇地區各地嚴格落實黨政同責,確保糧食種植面積只增不減,同時各地落實“藏糧于地,藏糧于技”戰略,通過推廣良種及滴灌技術等舉措,使得今年各地的小麥長勢好于往年。
小麥是當地各族群眾的主要口糧。阿克蘇地區農業農村局黨組副書記、局長張林輝說:“小麥測產的目的,不僅是掌握小麥產量,更重要的是根據測產結果,對小麥生產形勢、各品種種植面積及表現情況、管理過程中采取的措施及存在的問題等進行全面細致地分析總結,吸取好的做法和經驗,確保明年繼續優質高產。”
阿克蘇地區各地把夏糧后期田管和災害防范作為當前最緊迫的任務,組織農業技術人員深入生產一線進行分類指導,開展好“一噴三防”,做好防“干熱風”、防病蟲、防早衰,提高灌漿速率、增加灌漿強度,提高小麥單產、總產,把“豐收在望”切實變為“豐收到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