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劉偉林)4月23日,由黑龍江省和哈爾濱市科技部門共同推動,哈爾濱工業大學牽頭承擔的科技創新2030——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項目“群體智能自主作業智慧農場”項目正式啟動。
這個項目旨在將新一代人工智能先進理念、技術與大規模農業生產相結合,聚焦群體智能自主作業智慧農場,解決感知認知、自主執行、群智協同三項重大科學問題;聚焦主要糧食作物和“耕種管收”作業環節,打造“知、行、群、智”四項關鍵技術,實現情景感知與認知推理、靜態規劃與動態執行、機器智能與人類指導的有效結合。項目總預算1.5億元,其中爭取中央財政資金5千萬元,承接單位自籌資金1億元。
哈工大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劉劼表示,科技專項的啟動和實施在推動我國農業數字化、智能化向縱深發展層面具有重大意義。他說,項目高度契合國家戰略需求和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客觀規律,能突破我國農機整體水平落后、自主作業功能碎片化、群體協作能力差、智慧農場管理效率低的瓶頸,在力促農作物增產增收、農業生產效率大幅提升的基礎上,又能構筑農業安全屏障,有望成為國家農業的智能化先進示范案例和人機共融、自主協同的智慧農場產業化范例,實現經濟效益、社會效益雙豐收。項目的實施,將進一步完善產學研相結合的機制,通過充分釋放農業生產現代化和智能化的示范效應,加快推進哈爾濱市數字經濟建設,推動人工智能賦能相關產業高質量發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