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記者走進周口市淮陽區齊老鄉袁樓村香蔥種植基地,到處是一派忙碌場景。來自上海、成都、鄭州等地的客商排起了長隊,等著將剛刨出的香蔥裝車外運。據了解,香蔥在齊老鄉已初步形成產業化、規模化,僅此一項實現經濟效益1.6億元。
袁樓村的土質肥沃且松軟,很適宜種植香蔥、姜、大蒜、花生等經濟農作物。2013年,該村黨支部書記袁俊杰帶頭種植香蔥,并成立了潤旭種植專業合作社。后來,村民紛紛開始種植香蔥,2014年該村香蔥喜獲豐收,不少村民嘗到了種植香蔥的甜頭。經過幾年的發展,種植香蔥逐漸成為齊老鄉的一個支柱產業。
在種植基地忙著裝車的農民袁澤軍說:“俺在合作社干活多年了,年收入5萬多元。去年過年,袁俊杰還給俺發了1萬元的大紅包呢!”
來此拉香蔥的成都客商敖其勛說:“我在這兒批發香蔥五六年了,這里的香蔥質量好、口感好,在我們那邊非常受歡迎。”
67歲的務工村民李秀梅說:“現在有一幫婦女在合作社種香蔥刨香蔥,大家每天能掙上六七十元,還不耽誤照顧家庭。”
袁俊杰向記者介紹說:“我2013年返鄉創業,種植香蔥、姜等經濟作物,并成立了合作社,現在已帶動400多戶村民實現了增收致富。”
香蔥既走向國人餐桌,又鼓起了村民腰包。據了解,淮陽區香蔥種植帶動了3000多人在家門口創業就業,該區正初步把特色農業轉化成高質量發展的農業,把傳統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記者巴富強通訊員張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