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北大荒股份江濱分公司無人機成為植保主角,開始挑大梁。
眼下正值黑龍江水稻返青期,也是撒水稻返青肥的關鍵時期,這個時期施用返青肥能明顯起到提苗快、促根壯、病害少、防枯防衰的作用,尤其對水稻后期稻米的形狀、色澤都有一定好處,能有效提升了稻米品質,增產幅度也大大提高。

5月18日清晨,在北大荒股份江濱分公司南崗管理區種植員工王龍家的稻田里,無人機大顯身手,進行噴施水稻返青肥作業。無人機在清晨和傍晚的時候作業,能使顆粒狀的返青肥和高濃度的藥物在空氣中氤氳開來,使得肥料和藥物噴灑更均勻,作業效率遠高于人工,作業質量比傳統農機更好。
據江濱分公司農業生產部技術人員介紹,種植戶的水稻返青肥主要是氮肥,一般都是尿素、硫酸銨,土壤肥力高的少施,土壤肥力低的地塊多施;苗壯早插的少施,苗弱插的晚的多施,植保無人機都可以精準控制。
有著兩年“駕齡”的機主張小磊一邊通過監控操作無人機一邊介紹著他的經驗:“肥的狀態不一樣,有的種植戶用水劑,就得小劑量集中噴施;有的用粒肥,就得撒施,還不能飛得太高,不能超過三米,要不影響肥效。”據了解,無人機在空中自動飛控導航,作業均勻,不留死角,作業時不受耕作模式及區域限制,安全高效,操作容易。無人機作業不僅改善了農用機械和人工作業進地難、效果差等不足,同時能大量節省勞力、節約農業投入成本,增加種植效益。無人機作業時能使植株的葉子背面及莖稈都充分著藥著肥,在提高作業效率的同時,有效地提升殺蟲效果和肥料利用率,降低肥料和農藥使用量。

江濱分公司今年深入實施“藏糧于技”戰略。在水稻種植中,科技唱起了主角,大力推廣了水稻旱平免春攪漿、暖庫控溫包衣、雙氧快速浸種催芽、軌道農業、節水控灌、衛星導航直行輔助、側深施肥、無人機作業等先進適用農業技術的示范推廣,有效推進了農機裝備向數字化、智能化、無人化轉型升級。通過加大對新技術、新模式、新機具的推廣使用力度,有效推動了分公司的農業裝備向數字化、智能化、無人化邁進。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劉偉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