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訪河南省惠農專家在線服務團成員、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所副研究員何楠
專家簡介 何楠,河南省惠農專家在線服務團成員,在讀博士,副研究員,中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多倍體西瓜育種課題主要執行人。從事多倍體西瓜育種與高效栽培技術研究工作,選育的“萊卡紅3號”等23個西瓜品種通過國家鑒定。獲得河南省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科學技術成果3項。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還未結束,但早春大棚西瓜已到了整枝打叉和授粉的關鍵時期。3月29日,本報全媒體(ti)(ti)記者采訪(fang)了中(zhong)國農科院鄭州果樹研究所多倍體(ti)(ti)西(xi)瓜育(yu)種(zhong)(zhong)課題專(zhuan)家何(he)楠,他特為瓜農朋(peng)友(you)整理(li)出早(zao)春(chun)大棚西(xi)瓜田間(jian)種(zhong)(zhong)植管理(li)技術,以供(gong)種(zhong)(zhong)植戶們參考(kao)。
何楠說,西瓜的分枝能力強,側蔓多且生長快,要及早整枝,促進主蔓的生長,一般采用三蔓整枝,留一條主蔓兩條側蔓,坐果前摘除主蔓和側蔓上的所有枝蔓。在主蔓5片葉左右處用竹簽折劈或用專用壓蔓夾壓蔓,每隔5~6片葉壓(ya)一次(ci),主蔓壓(ya)三次(ci),側(ce)蔓壓(ya)1~2次即可。
人工授粉的目的是提高坐果率,一般在早上8點雌花開放時進行,11點前結束。方(fang)法(fa):摘取當(dang)天正常開(kai)放的雄花,去掉雄花花瓣,將花粉均(jun)勻涂抹在雌(ci)花柱(zhu)頭上(shang),并且涂抹均(jun)勻,一朵(duo)雄花可(ke)授粉1~2朵雌花。在溫度較低時雄花沒有花粉或花分量很少時,可用坐果靈均勻噴瓜胎代替人工授粉。留果節位一般在主蔓第三或側蔓第二雌花留果為宜。
大棚栽培西瓜除在抽蔓期澆水和果實膨大期結合追肥澆水外,當幼瓜長至拳頭大小時,每畝滴灌沖施西瓜專用水溶肥 5公斤,間隔8~10天再沖施一次,瓜成熟前7天禁(jin)止(zhi)澆(jiao)水。
在西瓜定植后5~7天不可通風,白天棚內溫度控制在 25℃~30℃,夜間溫度控制在15℃以上。當主蔓生長至(zhi)坐果節位時,要加大通風量,促進坐果,瓜蔓長至(zhi)10節左右,以瓜頭不受冷害為準,上午10點后要開大棚口,加強通(tong)風(feng),延長通(tong)風(feng)時間,下午5點后關閉通風口保溫。當幼瓜長至雞蛋大小時,棚溫控制在30℃左右為宜。隨著氣溫升高,瓜蔓長大后,可撤去內側小拱棚。為減少病蟲的發生,大棚內地面、植株和大棚空間應保持干燥;在陰雨天,如果棚內霧氣大濕度高,要設法通風降濕。
大棚栽培主要病害有枯萎病、炭疽病、蔓枯病、病毒病等,蟲害主要有蚜蟲。枯萎病早期可用惡霉靈灌根或噴霧,后期用申嗪霉素灌根;炭疽病可用甲基硫菌靈、多菌靈和代森錳鋅防治;蔓枯病可用四氟醚銼防治;病毒病發病初期可用病毒A、氨基寡糖素或克毒寧預防。蚜蟲可用啶蟲脒或吡蟲啉防治。
據何楠介紹,近年來我省早春大棚中果型西瓜種植區以中牟縣、夏邑縣為代表,種植面積初具規模,西瓜上市早,品質優,商品果率高,經濟效益好。目前,主要有中蜜1號、中興紅5號、8424、美都等優良品種,已在我省扶溝縣、太康縣、西華縣、永城市、柘城縣等地開始引進種植,早春大棚中果型西瓜面積越來越大。 (本報全媒體記者 杜 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