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是果樹進行光合作用不可缺少的原料之一。在設施果樹栽培中,氣體交換受到限制,果樹的生長、開花、結果處于二氧化碳的饑餓狀態。若能給密封的棚室內輸送一定量的二氧化碳,則可大大改善果樹的二氧化碳營養,制造出更多的光合產物,促使根深葉茂、碩果累累。
1、施放“干冰”法:也就是釋放固態二氧化碳。將固態二氧化碳在棚內經過升華后化為氣態二氧化碳,供作為吸收。優點:操作簡單、容易控制、氣量足;缺點:成本高、安全性差,貯運條件嚴格(需要冷藏運輸、貯存)。
2、增施有機肥法:通過增施有機肥,利用微生物發酵分解產生二氧化碳。優點:原料可以就地取材、成本低;缺點:產氣緩慢、無法控制氣量、容易產生氨氣等有害氣體。
3、燃燒法:主要是燃燒天燃氣、液化氣、沼氣、蜂窩煤等燃料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優點:供氣量大、操作較方便;缺點:基礎設施投資大、難以控制氣量、容易產生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氣體,危害果樹生長。
4、化學法:在塑料桶內利用碳酸鹽跟酸反應產二氧化碳。優點:成本低、產氣快;缺點:操作方法不易掌握,操作不當易造成對人和作物的傷害、安全性差。
5、土壤顆粒氣肥:產品有:“雙微”、二氧化碳顆粒氣肥等,是一種利用微生物資源,采用工業微生物發酵技術制取的生物氣肥,施入土壤后,即能產生二氧化碳氣體;優點:使用安全可靠、方法簡便、不需能源和輔料、不需特殊裝置、施用量小、貯運方便、無毒害、不污染環境,同時還能起到改良土壤的作用;缺點:土壤要保持一定的濕度。(惠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