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稻瘟病。稻瘟病是一種常見病例,老百姓都稱其為“鬼掐頸”,這種病害發病特點明顯,主要防治方法也較為好掌握。
(1)發病特點。苗瘟的特點是基部變成深色的黑褐,上面是黃褐或淡紅,多為枯死狀態。如果是潮濕的時候,病苗表面多呈現灰綠色的一層霉斑。葉瘟主要特點是呈紡錘形,外層呈現黃色,內層為褐色,中央就是暗淡的灰白;病斑兩側壞死線向外延伸象一個長條狀的斑紋,背面一般是灰綠色霉層。穗頸瘟主要發病部位就是穗頸位置,褐色或墨綠色,開始多是全白穗,病穗折下并呈現了吊頸情況。
(2)防治方法。前期可以進行消毒,對種子進行全部消毒處理,可以使用1%的石灰水進行浸種,用強氯精浸泡進行消毒處理;浸秧時可以使用2%的三環唑可濕性粉劑按50g和25kg的水進行配比,秧甩干浸入藥液30s,然后凈水堆起來,悶30min才能進行栽插。噴藥防治可以使用甲基托布津、乙基托布津1000~1500倍液噴霧。
2水稻紋枯病。紋枯病是我縣水稻常見病,老百姓主要稱花腳桿,其發病特點和防治方法如下:
(1)發病特點。病斑內部是灰白色,周邊暗褐色,多為數塊相連接,呈現云紋狀斑。溫度相當的時候,容易出現白色或灰白色蛛絲狀菌絲體,最后發展成白絨狀菌塊和褐色菌核。
(2)防治方法。可以利用正確的方式不斷清除菌源,打撈浪渣,并且鏟除田邊多余的雜草;按病情發展情況,掌握噴藥量,可以使用2%井岡霉素兌水噴霧。
3稻桿蠅。
(1)發病特點。一般情況其幼蟲是乳白色的點斑,大多鉆到心葉,使病害危及秧苗,心葉上有橢圓形或長條形小孔洞,導致縱長裂條使葉片出現大面積破碎現象。
(2)防治方法。可以利用殺蟲雙兌水進行噴霧處理,達到處置效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