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技 » 正文

怎樣防治紅薯黑皮?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5-12-10  瀏覽次數:78
 

《 農民日報 》( 2015年12月10日   06 版)

     近日有山東省泰安、夏津等地的讀者來電話咨詢:他們種的紅薯出現黑皮現象,問應該怎樣防治?

    紅薯黑皮實際就是紅薯黑斑病,也稱紅薯黑疤病。該病從育苗期、大田生長期和收獲儲藏期都能發生,直接引起死苗、爛床、爛窖,造成嚴重損失。

    該病的主要癥狀:薯塊感病后病菌深入薯肉下層,使紅薯表面出現堅硬的黑皮(見上圖),個別薯肉變成黑綠色,味苦。病部木質化、干腐。且病薯含有毒物質(莨菪素),不能食用。

    薯苗染病初期幼莖地下部分或莖基部產生梭形或長圓形稍凹陷的黑斑,逐漸向地上蔓延,成為縱長病斑,繼續擴大使幼苗莖基部全部變黑。病苗定植不久,葉片變黃,植株矮小,最后病株地下部腐爛。

    這幾年,種植紅薯效益一直看好,多地出現連作種植,加上在田間管理、儲藏期間管理粗放,導致這幾年紅薯黑斑病越來越重。許多種植區單靠化學農藥防治效果較差,因此應采取綜合防治的辦法,從育苗、田間管理、儲藏等多個方面,嚴格控制該病的發生與蔓延。

    藥劑提前處理薯苗。將薯苗基部3~5厘米左右,用50%代森銨或50%甲基托布津500~600倍液或多菌靈700倍液浸苗基部3~5分鐘,隨即栽插,防病效果較好。黑斑病菌在苗期侵害薯苗主要先侵害靠近地面的白色部分,所以建議采取高剪苗可減少大田病菌。一般在離地面4~5厘米以上剪苗。

    加強田間管理,提前預防病害。結薯前噴施嘧菌酯800倍液或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75%百菌清500倍液進行提前預防,每隔7~10天1次,連噴3~4次,并做到交替用藥,提高防治效果。

    加強儲藏期間的管理。儲藏期是黑斑病危害最重、損失最大的時期。儲藏期菌源主要來自田間的帶病薯塊,病菌通過運輸造成的傷口侵入薯塊,儲藏初期,發病不很明顯,在遇到高溫高濕和通風條件差的時候,病害開始發病加重。一般在15℃以上病菌發展較快,10℃以下薯塊又容易受凍。所以儲藏適溫應控制在10℃~14℃之間,相對濕度在80%~90%之間,是安全儲藏防治黑斑病的關鍵。如果采取集中窯儲紅薯,從開始入窯前,就應該嚴格控制感病紅薯入窖。

    張立寧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