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城市、夏縣、鹽湖區農業執法部門踢起了“皮球”
13畝西紅柿幾乎絕收,受害者懷疑是種子問題
位于夏縣瑤峰鎮郭道村的夏縣豐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的張豐利怎么也不會想到,今年一開春自己就“走了霉運”:他去年在運城市“鑫寶種子”購買的“盛粉M-12番茄”種子,給他帶來13畝溫室大棚全部絕收的殘酷后果!而當他向夏縣、運城市和鹽湖區的農業執法部門投訴,要求依法鑒定該種子的質量時,自己卻成了這三家農業執法部門腳下的“皮球”。
據張豐利講,他于2014年9月11日在運城市農資市場內的“鑫寶種子”門市部,花費1.3萬余元購買了 “盛粉M-12番茄”種子40袋、“粉貝9號”番茄種子20袋。其中“盛粉M-12番茄”,從2014年9月22日育苗、10月24日栽植。到今年3月20日,“盛粉M-12番茄”開花結果后,普遍出現 “奇花異果”,根本不是這個種子包裝袋上宣傳的“紅潤、溜圓”的西紅柿果實,無法上市銷售。
3月25日下午,記者在夏縣豐源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溫室大棚中間的主道上看到,兩大片散倒在地上、大小不一的西紅柿,全是“歪瓜裂果”。15號溫室蔬菜大棚里,記者看到一排又一排幾乎一人高的西紅柿秧苗上,稀稀拉拉掛著的大小果實幾乎全是奇形怪狀,至少一半以上的果實上都有形似嘴巴的“裂口”。
負責管理溫室大棚的技術人員張喜龍告訴記者:“‘盛粉M-12番茄’是一個無限生長品種,但是這8個大棚里不同程度都出現了 ‘自封頂’的情況,根據以往經驗,影響產量超過一半以上。”
張豐利對記者說:“按照往年的情況,我們的8個溫室大棚,從春節后到正月底、二月初,出售西紅柿收入都在四五十萬元左右,而今年這8個大棚,幾乎沒有收入。”
面對如此巨額損失,3月17日,張豐利首先向夏縣農業執法大隊反映,該大隊有關人員認為,他在運城買的種子,應該到運城市農業執法大隊申訴。但運城市農業執法大隊的態度是“這個問題屬于鹽湖區管轄,應該去找鹽湖區農業執法大隊。”而鹽湖區農業執法大隊工作人員向“有關方面”咨詢后,告知張豐利 “你這個事情應該是夏縣管,你還是找夏縣吧”。
就這樣 “轉了一圈”,張豐利又回到夏縣農業執法大隊。“他們又讓我找夏縣種子公司張經理和運城市農業執法大隊孫隊長。張經理 ‘建議’我們‘私下解決’;孫隊長帶我找到執法大隊一位科長,這位科長要求我寫出種子質量鑒定申請,向夏縣農委申請鑒定。3月20日,我拿著 ‘關于西紅柿種子鑒定的申請報告’來到夏縣農委,一位副主任看了報告后,說‘這應該是農業執法大隊管的事情’,又讓找執法大隊。再次到夏縣農業執法大隊后,有關人員還是一句 ‘你到種子部門協商’。可是,后來我多次打種子公司負責人電話,一直無人接聽了。”張豐利無奈地對記者說。
特派記者 張誠 通訊員 夏榮 崔鴻
(原標題:運城市、夏縣、鹽湖區農業執法部門踢起了“皮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