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追肥
定植苗成活后,及時追一次提苗肥,以氮肥為主,每畝用稀人糞尿加5公斤尿素提苗;在移栽后15~20天,畝施復合肥(氮磷鉀各15%)7~10公斤;頭輪側薹采收后,再追施一次沼液或5~10公斤復合肥。
二、排灌
紅菜薹生長前期,宜在早晚進行畦間浸灌,水面不能漫過畦面,土壤濕潤后,及時將水排出;遇多雨天氣,保持畦溝暢通,及時排除田間積水。
三、病蟲害防治
病害主要為根腫病、軟腐病、霜霉病、菌核病、病毒病、根結線蟲等。蟲害主要為菜青蟲、蚜蟲、斜紋夜蛾等。
1、農業防治。選用抗(耐)病優良品種;堅持合理輪作,水旱輪作,一年以上;旱土3年以上;土壤消毒:整地時每畝施用生石灰100公斤進行土壤消毒;清潔田園,鏟除雜草,消除田間枯枝落葉,深耕烤土,減少病原、蟲源基數。
2、物理防治。利用害蟲的驅避性進行防治。苗期用銀灰色地膜和遮陽網驅蚜;大田安裝頻振式殺蟲燈及懸掛黃色黏蟲板等。
3、生物防治。利用赤眼蜂防治斜紋夜蛾等鱗翅目害蟲,利用草蛉捕食蚜蟲、葉螨和鱗翅目害蟲卵及初孵出的幼蟲等。
4、化學藥劑防治
根腫病:用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600倍液灌蔸,或15%噁霉靈水劑600倍液灌蔸;每季最多施用3次,安全間隔期為7天。
霜霉病:用75%百菌清可濕性粉劑600倍液噴霧;每季最多施用3次,安全間隔期為7天。
病毒病:用病毒必克800倍液噴霧;每季最多施用3次,安全間隔期為7天。
軟腐病:用72%農用鏈霉素可濕性粉劑,或新植霉素3000-4000倍液灌根。每季最多施用3次,安全間隔期為7天。
根結線蟲:用1.8%阿維菌素1000倍液淋蔸;每季最多施用3次,安全間隔期為5天。
斜紋夜蛾;用康寬3000倍液噴霧,每季最多施用3次,安全間隔期為1天;或用10%甲維鹽1500倍液噴霧,每季最多施用3次,安全間隔期為7天。
蚜蟲:用10%吡蟲啉1000-1500倍液噴霧每季最多施用3次,安全間隔期為7天。
四、采收
主薹宜在開花之前采收,促進植株生長和側薹早發。一般菜薹長25~35厘米時及時采收,采薹用刀斜切,切口要稍斜且表面平整。主薹采收時不留樁,以利基部腋芽抽發側薹;側薹采收時,要注意不傷外葉,并在基部留1~2個葉芽。采薹后忌馬上直接向紅菜薹植株澆水施肥,宜畦間漫灌或在行間輕澆,以防菜薹傷口感染造成軟腐病發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