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規范和推進全縣水稻集中育秧示范,圓滿完成工作任務,在總結近年各地水稻集中育秧經驗的基礎上,制定本技術規程。
一、做好秧田準備
(一)秧田選擇。選擇背風向陽、基礎條件好、排灌方便、肥力中等的稻田作秧田,軟盤育拋秧或手插秧按秧田與大田1:40、場地育小苗直插秧按1:40、盤育機插秧按1:80、濕潤大田育洗插秧按1:10的比例準備好秧田。
(二)翻耕整廂。2月底以前翻耕好秧田,3月5日前平整好秧田,播種前按南北方向整理好秧廂。盤育秧的秧廂有效寬度以兩個秧盤的長度外加每邊留15厘米為宜、小苗場地育秧的廂面寬150厘米左右、濕潤洗插秧的廂面寬150厘米左右,廂溝寬30厘米、深15厘米左右,腰溝深20厘米左右,圍溝略深,做到溝溝相通。廂面上糊下松、溝深面平、軟硬適中。播種前一周施好基肥,每畝秧田施入45%高濃度復合肥25公斤左右。
二、育秧物資準備
軟盤拋秧,每畝大田準備434孔軟盤50片左右,每畝大田準備長250厘米左右竹弓20根左右,同時再備寬30-50厘米、長約200厘米的竹膠板或三合板,用于播種時擋芽谷;盤育機插秧的每畝大田準備專用軟盤25片。地膜宜選用0.21毫米厚的優質地膜。采用大棚育秧的,應到專業生產企業訂制育秧大棚和支架。另外,及早備好種子。
三、浸種催芽
(一)曬種、選種和種子消毒。常規稻種子在浸種前選睛天曬種3-4小時,雜交稻種子在浸種前3天應開包透氣,浸種前采用清水選種,浮去秕谷和病谷粒,以提高發芽率。常規稻種子先用冷水浸10-12小時,再用“咪酰胺”或“強氯精”浸種消毒10-12小時;雜交稻種子先用冷水浸4-6小時,再用“咪酰胺”或“強氯精”浸種消毒10-12小時,以防秧苗發生惡苗病。
(二)催芽。采用“兩熱安快法”煤灰催芽。具體操作是:先將選好并經過消毒的種谷倒入盛有55-60℃的熱水容器中,邊倒邊攪動,使種谷在35℃左右的溫水中預熱1小時左右,再用開水淋拌過篩的煤灰(種谷與煤灰比為1:0.8,煤灰與開水比為1:0.7),然后將經過預熱瀝干的熱谷與溫熱煤灰快速拌勻并上堆(或裝筐入袋),上下四周用保溫物壓實保溫,經過24小時后翻動一次,然后繼續堆放保溫催芽,再過24小時即可催出健壯芽子。要推廣溫室和催芽機等設施催芽,鼓勵育秧主體直接到大型種子公司購買芽谷,也可使用旱育保姆種衣劑拌種免催芽技術。
四、播種
(一)播種時間。各集中育秧主體要依據各育秧方式拋(栽)插的特點,統一安排好播種時間。原則上早稻搶“冷尾暖頭”天氣播種,機插秧在3月15日左右播種,軟盤拋秧和小苗育秧在3月20日左右播種,大苗育秧宜在3月底前播種,最遲不超過4月5日。晚稻播種時間則要根據早稻的成熟期、收割進度和晚稻品種的生育期、秧齡和安全齊穗期來綜合確定。
(二)擺盤。軟盤育秧的秧廂必須在播種前3天做好,廂面要做得“平、凈、融”,曬1-2天后擺盤。橫擺2個軟盤,秧廂兩邊每邊留15厘米以上壓膜距離,盡量把軟盤擺平壓實,防止吊氣死苗。在播前1-2天將準備好的拌有壯秧劑的營養土撒入盤孔底部,用掃帚掃入孔內,也可用廂溝泥制作的營養泥填入軟盤,用掃帚掃平,保證每孔至少有3/4以上的泥土,但不能超出盤面,以防串根。軟盤內泥土不能太稀,過稀時應延至次日播種。采用盤育機插秧的,在育秧盤上鋪放2-2.5厘米厚的營養泥漿澄實后直接播種,或采取專用育秧基質育秧。
(三)播種。催好的芽谷攤涼煉芽后即可播種。根據畝用種量和軟盤多少確定每廂的播種量,分廂過稱,均勻播種。播種時用先前準備好的擋谷板擋在廂邊,以防芽谷播到盤外。播種后用掃帚把盤面上的芽谷掃入盤孔,并用泥漿踏谷。
(四)蓋膜。播種完成后,用敵克松20克對水15公斤均勻噴施到廂面,然后插好竹拱,蓋好地膜。插竹拱時注意兩邊各留15厘米左右,防止蓋膜后影響廂邊秧苗的生長。蓋膜后四周用泥土壓實,防止被風吹開,提高保溫效果。
五、秧田管理
(一)肥水管理。早稻芽期晴天滿溝水、陰天半溝水、雨天排干水、烈日跑馬水,保持秧板土壤濕潤和供氧充足。如出現霜凍、大風、暴雨等特殊天氣,應暫時灌水護芽,風雨過后再排干水。早稻秧苗如遇寒潮低溫,則應灌深水護苗,低溫過后逐步排淺水層,以免造成秧苗生理失水,導致青枯死苗。3葉期以后到移栽,采用淺水灌溉。帶土秧仍要保持土壤濕潤,不留水層,以水控苗,防止徒長。2葉1心時每畝施用尿素2公斤作為斷奶肥。拋栽前3-5天每畝追施尿素2.5-3公斤作“送嫁肥”。晚稻播種時氣溫高,為防止秧板曬白,晴天可在傍晚灌跑馬水,次日中午前秧板水層滲干,切忌秧板中午積水,造成高溫燙芽。2葉期前露田為主,2葉期后淺灌為主。
(二)煉苗揭膜。秧苗1葉1心后,晴天中午秧廂兩頭注意揭膜通風換氣,傍晚時蓋好。膜內溫度保持20-25℃為宜,不能超過35℃。秧廂過長的,溫度太高時除了兩頭揭膜外,中間也要間隔揭膜,以防燒傷秧苗。如遇長期低溫陰雨,盡量延長蓋膜期,促進秧苗生長。經過充分煉苗后秧齡在2.5-3葉時揭膜。揭膜時最好選晴天下午,廂溝內先灌水后揭開兩頭或一側,以防青枯死苗。揭膜后,如遇連續陰雨天氣或極端低溫惡劣天氣要繼續蓋膜。
(三)病蟲防治。育秧期間,如果秧苗出現綿腐病等病害時要用敵克松、咪酰胺等進行防治。另外,要選用25%吡蚜酮等農藥防治飛虱及早預防南方水稻黑條矮縮病。
(四)拋栽時間。早稻盤育拋秧的一般3.5-4葉拋栽,秧齡控制在28天以內、小苗直插的在2.5–3.5葉移栽,秧齡控制在23天內、機插秧秧齡控制在20天以內、大苗濕潤洗插秧的在4–5.5葉蒔插。晚稻早中熟品種秧齡控制在30天以內,遲熟品種控制在35天以內,機插秧秧齡控制在18天以內,苗高不超過17厘米。
六、秧苗分配及育秧物資回收
(一)秧苗分配。分秧前,要在秧廂上掛上標識牌,標明購秧農戶姓名、秧盤數量等信息,對號入座分秧,避免分秧糾紛。分秧前要提前通知農戶及時整好大田。取秧、運秧由購秧農戶負責,要盡量減少取秧、運秧過程中的秧苗損傷,不拋栽隔夜秧。
(二)育秧物資回收。拋秧后應將軟盤、地膜清洗干凈,貯存在陰涼處,以備下次使用,節約來年水稻集中育秧成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