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話題一 品種瘋狂買賣
@費勁1982:種業商業化是必然的趨勢,賺錢也是企業存在的根本之一,也許這是改革過程的陣痛。我同情農民,也同情自己。
@農財寶典種業版:改革過程的陣痛,就看有多少人能承受,專家、企業都要面對,突圍出來就會迎來艷陽天,您還在局中吧?
@費勁1982:一直都在,我的人生目標是幫助農民真正致富,包括思想財富和物質財富。
@費勁1982:農業本身是靠政策、風險極大的行業,需要政府大力扶持。
@農之友:其實種業公司本來就是需要贏利的企業,而不像農發行一類的政策性企業。想贏利的企業會主動創新,主動研究更好的品種。中國農民的困境是因為城鄉之間自由遷徙,而土地流轉不暢,戶籍、社保等方面的阻隔造成的!
@一粒種子可以改變世界:真正的好種子,這個價錢(指京科968心以一次技術轉讓費2000萬轉讓)不高!
@畢慧芳農業:好種子的價值不是價格可以承載的。玉米種子的轉讓費以后會有新高。
@南方老農:何出此言呢?
@畢慧芳農業:現在中國要大力推廣旱作農業,其實主要是玉米。玉米的種植規模不斷擴大,而玉米種子每年都要購買,所以,玉米的好品種爭奪會更激烈。
@農業菜鳥張金龍:現階段居民食品消費中肉類食物快速增長,加之白酒行業和未來新能源等對玉米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隨之會帶來種植規模的擴大,這就會需要大量的、優良的玉米種子,需求會明顯有增長。
@費勁1982:種業良種饑渴癥。如何破這個局呢?是學習借鑒國外經驗還是自己摸索出一條道路。
@農財寶典種業版:好問題,現在有人說商業化育種在完全仿照國外模式,不適合當前體制和國情,中國種業現在處在美國70年代水平。種業究竟如何改革的討論氣氛一點都不好,個個有意見,沒幾個公開言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