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技 » 正文

水稻簡塑缽育擺秧栽培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08-12-01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555
 

云南農業技術推廣網

  水稻簡塑缽育擺秧栽培技術是水稻旱育稀植及拋秧技術的創新和發展。它既解決了旱育稀植難以解決的淺插問題,又避免了拋秧栽培帶來的不規范性和拋栽不均勻等問題。實踐證明,這項技術具有省工、省力、省種、省秧田、增產等優點,具有較好的發展前景。其技術要點如下:

  •   一、育苗技術

      1、缽盤準備

      采用561孔或434孔塑料秧盤,561孔盤育小、中苗,434孔盤育中、大苗。

      2、擺秧的品種

      滇中一季粳稻區以選用早熟性好、抗病、抗倒、質優、豐產的品種為宜;其它地區選用當地抗病、抗倒、分蘗力較強、生育期適宜的品種。

      3、苗床及盤土準備

      (1)苗床:選用地勢平坦、土壤肥沃、偏酸性、排灌方便的地塊或田塊;每畝大田需10-15平方米;苗床的寬度以豎放四個或橫放兩個秧苗盤為宜,一般為1.3米左右,秧床間留30-40厘米工作道;塑盤旱育秧的苗床應在擺盤前將底水澆足。

      (2)盤土:配制盤土應選用粘度適中無草籽的肥沃土壤,整細過篩后與過篩的腐熟有機肥(按土肥比例7:3)混合,然后每210公斤土再與一袋(1.5公斤)壯秧劑充分混拌均勻,裝盤擺放在澆足底水的苗床上。

      4、播種蓋膜

      (1)曬種、精選、浸種、消毒、催芽與一般旱育秧相同,破胸露白即可播種。最好用紗布袋浸種、催芽(每袋裝到其容積的70%),催芽時每天取出通氣20-30分鐘,放回時顛倒順序,使其催芽均勻,但芽最長不宜超過2毫米。

      (2)播種期,根據擺秧期由秧齡推算播種期,早稻或一季中稻4-5.5葉左右擺秧,秧齡25-35天左右;晚稻5-6葉左右擺秧,秧齡25-30天左右。

      (3)播種量,每盤用種量常規稻60-70克,雜交稻30克左右;常規稻每穴2-4粒,雜交稻每穴1-2粒。

      (4)裝盤土及播種,將準備好的盤土先在盤孔中裝三之二深度,然后把裝好土的缽盤擺放在操作臺上,用配套的精量播種器進行播種,對個別漏播的缽孔進行人工播種,以減少空穴率;把播好種的缽盤擺放在準備好的苗床上,再用營養土蓋種至盤面,播種后掃凈盤面多余營養土,以免串根。

      (5)化除:每平方米用殺草丹0.4-0.6克,兌水1千克噴施,防除雜草。

      (6)蓋膜方式:一般可采用平鋪薄膜和低拱架蓋薄膜的方法,低拱架蓋膜法是用竹篾搭起高20-30厘米的拱架,然后蓋上膜。兩種方法都要求膜的四周用土壓緊;有條件的地方用大棚育苗,則更為理想。

      5、苗床管理

      (1)播種至現針前,以保溫、保濕為主。

      (2)現針后,嚴格控水,促進根系生長,早上揭膜,傍晚蓋膜,進行煉苗;用大棚育苗的,可打開兩頭通風煉苗。

      (3)2葉期即可揭膜。一般晴天下午揭,陰天上午揭,雨天雨后揭;此時若遇低溫寒潮,則延長蓋膜時間,待寒潮過后再揭膜。

      (4)揭膜后,若秧苗發生立枯病,發病區每平方米苗床再增施50克壯秧劑(葉面無水珠時均勻撒施),然后澆水,可有效防治病害;另外如出現脫肥,每平方米秧床可用硫酸銨或硝酸銨20-30克,兌成10%的溶液噴施,施后噴清水洗苗。

      (5)揭膜至擺秧前的水分管理。一般在出現秧苗葉片早晚無水珠或早晚床土干燥或午間葉片打卷時,應及時補充水分,選擇傍晚或上午噴澆水一次。以每次澆透水為好。

      (6)遇低溫、下雨要及時蓋膜護苗及防水,以免土壤濕度過大,秧苗徒長,降低秧苗素質。同時,注意防治立枯病、稻瘟病。

      二、大田擺秧及肥水管理

      1、提高整田質量,為高質量擺秧及立苗早發創造條件。擺秧時保持淺水,以花斑水為宜,減少苗入泥的阻力,同時防止殘茬、秸稈和雜草過多在土表,影響秧根與田土的結合。泥漿沉淀后,即可進行擺秧,深度以土坨入泥1-1.5厘米為宜。

      2、控制群體起點密度,為個體與群體的協調生長奠定基礎:雜交稻一般畝擺1.4-2萬穴;常規稻海拔1900米以下稻區,畝擺1.6-2.5萬穴,海拔1900米以上稻區2-2.8萬穴。

      3、以肥水配合為主要調控手段,形成生長協調的高產群體:

      (1)針對擺秧稻特性,間斷淺水立苗活棵分蘗,以防止倒秧和飄秧。提早曬田,每畝莖蘗數達目標數的80-85%就開始曬田,曬到田開裂,夠苗后以濕潤灌溉為主;

      (2)施肥上,施足底肥,早施或不施分蘗肥(注意控氮增磷、鉀,后期根據苗情穩施穗肥的原則,施肥量與旱育稀植栽培相同),控制群體過大,減少無效分蘗與低效葉量,改善群體的受光條件,以提高成穗率和大穗率。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