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王孟泉 文章來源:平鄉縣農業局
谷瘟病是谷子重要的病害,谷子在各生育期都可發病,分別引起苗瘟、葉瘟、節瘟、穗頸瘟,以葉瘟和穗頸瘟危害最重。苗瘟:苗期發病在葉片和葉鞘上形成褐色小病斑,嚴重時葉片枯黃。葉瘟:葉片上產生梭形,橢圓形病斑,病斑中部灰白色,邊緣紫褐色,高溫時病斑表面有灰色霉狀物。嚴重多發生時,病斑密集互相匯合,葉片枯死。節瘟:在抽穗前后發生,莖稈和節部生褐色凹陷病斑,逐漸干縮,穗不抽出或抽出穗后干枯變色。病莖易傾斜倒伏。穗瘟:穗頸和小穗梗枯白,產生褐色病斑,擴大后環繞一周,枯死。嚴重時全穗或半穗枯死,病穗灰白色、青灰色,不結實或籽粒干癟。 谷瘟病的發生程度受氣象條件的影響,近期我縣陰雨、高濕、寡照、結露重有利于谷瘟病發生。近日經植保站調查,部分谷子田塊已有不同程度的葉瘟發生。葉片上產生梭形、橢圓形長1~5毫米,寬1~3毫米褐色小病斑,病斑中部灰白色,邊緣紫褐色,嚴重的病斑密集,互相匯合,葉片枯黃。望各農戶高度重視。防治方法:藥劑防治,有效藥劑有克瘟散40%乳油500-800倍液,50%四氯苯酞(稻瘟酞)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2%春雷霉素可濕性粉劑500-600倍液等噴霧防止。防治葉瘟最佳是在始發期噴藥,防治穗頸瘟最佳是在始穗期和齊穗期各噴藥1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