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h视频在线观看,99视频精品全部 国产,色欲综合久久中文字幕网,国产AV熟妇人震精品一品二区,欧美做爰片高潮视频大尺度

VIP標識歡迎光臨種業商務網 | |
商務中心
商務中心
發布信息
發布信息
排名推廣
排名推廣
 
當前位置: 首頁 » 資訊 » 科技 » 正文

河南東部棉花高產管理與栽培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布日期:2010-09-27  作者:中國種業商務網  瀏覽次數:473
 

文/河南省新密市農業局  王安民 河南省獲嘉縣種子管理站  陳少國

    河南東部位于黃河中下游地區,是國家優質棉產業主要聚集區之一。近年來該區集成、展示、推廣了“兩膜栽培”和“三增一減”先進栽培技術:即,地膜覆蓋、塑膜營養缽育苗移栽,增加種植密度,增加優質鈴數,增加霜前花率,減少蕾鈴脫落。各地出現了許多667hm2集中連片,霜前花率達到85%以上,667m2產皮棉100公斤以上地塊,為河南省棉花大面積優質高產起到了示范帶動作用。現將該區棉花高產管理與栽培技術總結如下:

    1 播前基礎準備

    1.1 選用優良品種。選用抗枯黃萎病的中早熟或中熟棉花品種,種子要經過脫絨、包衣技術處理。常規棉品種選用原種或原種一、二代,如中棉所44、國欣3號、鄭農棉4號、晉棉38號、新植1號、同舟棉2號、邯103、魯棉研21、魯棉研27、魯棉研28、中植棉2號,欣抗4號等;雜交棉品種必須選用一代雜交種,如豫雜35號、豫雜37號、銀山2號、魯棉研15、中棉所46號、中棉所47號、中棉所48號、邯雜98?1、邯雜429等。

    1.2 麥棉配置模式。麥棉套種以“4-2”式和“3-2”式為宜,實行高低壟種植,小麥種低處,棉花種壟上。“4-2”式麥棉配置,帶寬170cm,種4行小麥,套種2行棉花,小麥行距20cm,預留棉行110cm,小麥收獲后,棉花窄行50cm,麥棉間距30cm,棉花寬行120cm。“3-2”式麥棉配置,帶寬150cm,種3行小麥,套種2行棉花,小麥行距20cm預留棉行110cm,小麥收獲后,棉花窄行50cm,麥棉間距30cm,棉花寬行100cm。

    單株長勢較強的雜交棉品種,可采用“4-1”或“5-1”式麥棉配置,即帶寬行1.5m,種4行小麥;播幅60cm,預留棉行90cm,種5行小麥;播幅80cm,預留棉行70cm,棉花為1.5m等行距。

    1.3 施足底肥。667m2施優質農家肥2000kg,餅肥50kg,專用復合肥(其氮磷鉀含量為1:1:1.5,并含有適量硼、鋅肥)50kg,將三種肥料混合均勻,堆漚10-15天,最遲于棉花播種前20天,在預留棉行中間開溝(溝深25cm)把肥料均勻地施入溝內,將肥料與土壤混合,而后封溝。

    1.4 澆足底墑水。播種前10天左右,約3月底4月初,結合澆小麥孕穗水,澆足棉花的底墑水,667m2澆水量35-40m3

    1.5 整理預留棉行。澆水后,在土壤的適耕期,先耕松土壤,而后耙磨保墑,把預留棉行整成龜背形,做到既無明坷垃,又無暗土塊,達到上虛下實,底墑足,口墑好,為一播全苗造就良好的土壤環境。

    2 苗期全苗早發技術

    為了實現一播全苗和壯苗早發,棉花種植采用“兩膜”栽培技術,即棉花地膜覆蓋和育苗移栽,有條件的地方要發展移栽地膜棉。

    2.1 適期播種。地膜直播棉,為防止出苗時高溫燒苗或是出苗后遇低溫凍害,一般4月10日前后選晴天播種;營養缽(塊)育苗移栽,在3月底4月初,最遲不晚于4月15日,選晴天下種育苗。

    2.2 播種方法。地膜直播棉:有先播種后覆膜,或先覆膜后播種兩種方法,一般采取先播種后覆膜的方法。嚴格按麥棉配套的棉花行距拉線劃行開溝,帶尺定株距擺播,每穴播2-3干籽,播深嚴格掌握在2-3cm,做到深淺一致。播種后覆膜前,為了防除雜草,可選用芽前除草劑“都爾”等,按使用說明噴霧播種行,以表土噴濕為宜,然后覆膜。“4-2”式和“3-2”式麥棉配置,選用幅寬90-100cm的地膜,一膜蓋雙行;“3-1”式或“4-1”式麥棉配套,選用幅寬60-70cm的地膜,一膜蓋一行。覆蓋地膜時,要求覆膜平展無皺折,膜面緊貼地面,膜邊垂直入土5cm,用濕土封嚴壓實。營養缽(塊)育苗:營養缽(塊)的肥料以有機肥(人糞尿、牲畜糞等)為主,有機肥與床土的比例為2:8,有機肥一定要充分腐熟并過篩;選用缽體直徑6-7cm,高10cm的大缽制缽器,擺放缽時要求上平下不平,而后用細水慢流洇缽,澆水量掌握用小棍從缽心能順利插到缽底即可,等水下滲后,每缽下2-3粒干籽,再覆蓋約2.5cm厚的濕潤細土,接著噴芽前除草劑,最后按標準搭起弓棚架,覆蓋塑料薄膜,把膜邊四周用土壓嚴。

    2.3 合理密植。雜交棉種植密度為1800-2000株/667m2,常規棉為3000-3500株/667m2

    2.4 及時打孔放苗和搞好苗床管理。地膜直播棉:棉苗出土后,當子葉由黃變綠,抓住晴天及時開孔放苗,特別是遇到晴天高溫時,更要注意及早放苗,防止高溫膜下燒苗,放苗后等子葉上水分干后,即時用細土封嚴膜口,以提高地膜的增溫保墑效果。營養缽(塊)育苗:當棉苗出齊后,及時開口通風調溫,先在苗床兩端開口,通風口由小漸大,等棉苗2片真葉后,晴天白天揭膜晚上蓋膜,在移栽前一星期,可晝夜不蓋膜進行煉苗,但遇到寒流一定要堅持蓋膜,做到苗不移栽膜不離床。棉苗出齊后,選晴天進行間苗,一片真葉進行定苗,做到一缽(塊)留一壯苗。苗床澆水,一般出苗前不澆水,不旱不澆水,只有當苗床缺墑、苗莖明顯變紅時,才需澆水;澆水時要選晴天,采取小水細流一次澆透,切勿大水漫灌和經常澆水,防止形成高腳苗。

    2.5 地膜直播棉及時間定苗和查苗補缺,營養缽育苗適時移栽。地膜直播棉:當棉苗出齊后,及時間苗,去弱留強,每穴留2棵苗,長出第2片真葉時定苗,每穴留1棵壯苗。在定苗時凡遇到只缺一苗的,相鄰穴可留雙苗代替缺苗,如果缺苗2棵及以上的,一定要用營養缽(塊)育苗移栽補缺,保證留足所要求的密度。營養缽(塊)育苗:當棉苗長到3-4片真葉,約4月底5月初,即可移栽,按行距要求開溝,帶尺按株距要求移栽棉苗,先覆土2/3,接著澆水,等水下滲后,再覆土1/3,然后整平。

    2.6 防治病蟲害。棉花苗期根病以立枯病和炭疽病為主,多雨年份,猝倒病也比較重;葉病主要是輪紋斑病。按棉苗生長期,以出第一片真葉時最易得病,而發病的環境條件,是低溫高濕。所以首先要通過及時中耕、間苗、定苗等管理,改善棉苗生長條件,使棉苗生長健壯,增強棉苗的抗、耐病能力;其次,選用經過脫絨包衣的種子,防治苗病;第三,在低溫寒流來臨之前噴霧殺菌劑(如多菌靈、殺菌王等)進行防治。

    棉花苗期害蟲,主要有紅蜘蛛、棉蚜、地老虎等,一些年份盲蝽象、棉薊馬、玉米螟也有發生。一般可采用對口農藥予以防治;如有地老虎,可配制毒餌防治。如用敵百蟲拌棉仁餅或麥麩等。此外,在棉田地頭、地邊,要堅持通過點種春玉米、油菜、春高梁等作物來誘殺害蟲,為麥收后的益蟲提供隱蔽場所。

    2.7 中耕滅茬。麥收后及時中耕滅茬,促進壯苗早發,消滅部分蟲蛹,降低蟲卵基數。

    3 蕾期穩長增蕾技術

    3.1 化學調控。始蕾期,棉株約長到7-8片真葉時,噴灑植物生長調節劑進行調節,以輕控為主,一般667m2用縮節安原粉0.5g左右,兌水10kg噴霧(50ppm)。

    3.2 合理整枝。當棉苗長出果枝以后,要及時打去營養枝。如遇缺苗斷壟嚴重的,可視情況保留1-2個營養枝;個別種植密度偏稀的,也可采取去弱留強的辦法,每株保留2-3個強營養枝,以發揮個體增產優勢。

    3.3 蕾期澆水。蕾期遇旱,宜采取隔溝輕澆水,防止澆后遇雨造成嚴重脫落。

    3.4 中耕。一般在盛蕾期深中耕1-2次,促進根系向縱深發展。

    3.5 穩施蕾肥。結合深中耕開溝深施蕾肥,施用速效與遲效混合肥料,一般667m2施三元素復合肥30-35kg。對于個別靠個體來奪取高產的雜交棉品種,還要加施20-25kg尿素,以促進保留的營養枝生長健壯。

    3.6 培土和清理溝渠6月下旬,結合中耕,將棉行培成壟形,同時清理排水溝渠。培土的作用,既有利于棉花固根防倒,又有利于排灌。

    3.7 防治蟲害。棉花蕾期害蟲主要有:棉鈴蟲、紅蜘蛛、棉象鼻蟲、棉蚜、盲蝽象等。如選用抗蟲棉品種及抗蟲雜交棉品種,對棉鈴蟲可以不防治,但對非鱗翅目害蟲需要正常防治。防治害蟲重點是保護棉苗的生長點,防治時,要根據田間害蟲和益蟲發生情況,一般采用具有內吸性藥劑進行點心的方法。這一時期,應盡量推遲劇毒農藥的使用時間,以延長田間生態對害蟲的自然控制作用。

    4 花鈴期搭架攻桃技術

    4.1 重施花鈴肥一般667m2施30-35kg尿素左右,離棉株35cm處開溝,將肥料施入溝內,使肥土混合,而后封溝。施肥時間應根據當地氣候條件和棉株長相而定,干旱年份和穩長棉田在初花期集中施入;多雨年份和旺長棉田要在棉株有1-2個棉桃后再施。地膜直播棉要在6月底7月初及時揭膜。

    4.2 化學調控。一次是在初花期,大致在6月底前后,667m2用縮節安原粉1.5-2g,兌水30kg(50-70ppm)噴霧,防止出現旺長。第二次是在盛花期,在主莖打頂后7-10天進行,667m22用縮節安2.5-3g,兌水30-40kg(70-80ppm)噴霧,重點抑制無效花蕾和贅芽生長。

    4.3 及時整枝。主莖打頂時間一般在7月25日前后。按照“枝到不等時,時到不等枝”的原則,打頂標準,要求打去一葉一心。留有營養枝的棉花,可在7月15日前后打頂。打旁心時,每個果枝留果節的多少,依具體情況而定,一般留3-4個。對主莖和果枝葉腋處長出的贅芽、瘋杈等應及時抹掉。

    4.4 增施蓋頂肥和葉面噴肥。7月下旬667m2施尿素15-20kg,將肥料散施在行間,淺鋤使肥土混合即可。進入8月,棉株根系吸收能力趨向衰退,不適宜根部施肥,可采取根外葉面噴肥的方法,一般用1%尿素液與0.2%的磷酸二氫鉀混合液噴施,葉面噴施,連續噴3-4次,每次間隔時間5-7天。

    4.5 灌溉與排水花鈴期是棉花形成產量的關鍵期,需要水分特別多,棉株對水分的反應敏感,又適逢高溫季節,一旦水分失調,代謝過程受阻,將造成蕾鈴大量脫落,并引起早衰。所此,如遇干旱,一定要飽澆豐產水,遇澇時,也要速排棉田積水。一般天氣持續有10天左右不下透雨,就要澆水。灌水以中水慢灌為好,不要大水漫灌。

    4.6 蟲害防治主要是控制棉鈴蟲危害,兼控伏蚜、紅蜘蛛、煙粉虱危害。這一時期的蟲害防治,合理用藥是關鍵。一是選擇對口農藥輪換使用;二是生物農藥與化學農藥交替使用;三是根據防治對象及時選用混配農藥,以提高防效。抗蟲棉和抗蟲雜交棉到后期抗性下降,所以對三、四代棉鈴蟲,要根據蟲情予以防治。

    5 吐絮期促熟防衰技術

    5.1 補水補肥。初絮期遇旱要堅持澆水,這是促進早熟防止早衰增加鈴重的關鍵措施,決不能忽視,但澆水量不宜過大,澆水方法以小水溝灌為宜,以免引起貪青晚熟。此期一旦顯出脫肥,如出現棉葉過早落黃等,要及時葉面噴肥,可選用1%尿素液與0.2%的過磷酸鈣溶液噴灑

    5.2 去老葉。進入8月下旬,打去棉株第三果枝以下的主莖老葉,以改善棉株通風透光條件,促進吐絮。

    5.3 摘黃桃。8月底9月初,及時采摘下部已發黃的老熟桃,避免發生爛鈴造成損失。

    5.4 收花。棉花吐絮成熟后,要及時采摘,收花的間隔時間以7-10天為宜。收花時要做到“五分”,即不同品種的棉花分收,種子棉與商品棉分收,霜前花與霜后花分收,好花與僵瓣花分收,正常成熟與剝桃棉分收。沒有完全成熟吐絮的棉花不要急于采收。

 
 
 
[ 打印本文 ]  [ 關閉窗口 ]  [ 返回頂部 ]
 
 
0相關評論
 
 
 
 
推薦圖文
推薦資訊
點擊排行
 
 
網站首頁 | 關于我們 | 版權隱私 | 使用協議 | 聯系方式 | 廣告服務 友情鏈接 | 申請鏈接 | 網站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