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薯結薯期,極易出現高溫干旱或洪澇災害天氣。若雨水過多,常會造成紅薯地上莖葉迅速生長,使營養過多向上供應,這時,應注意排水,即雨后及時迅速排除地里的積水,控制地上部的旺長。這一階段紅薯對水分的需求比較敏感,若長期持續高溫干旱,極容易造成薯塊的膨大受阻。因此,遇到連續干旱天氣時要及時澆水。
提蔓斷根
在高溫多雨季節,土壤濕度大,紅薯莖蔓容易入土扎根。
在肥水充足的高產田,紅薯莖蔓上的須根扎得多而深。提蔓可以減少供應葉片的水分和養分,控制莖葉徒長,同時可以晾曬壟土,改善土壤通透性。在這期間不能翻蔓,因為翻蔓損傷莖葉,攪亂葉片的均勻分布,影響葉片的光合作用,造成減產。
搞好化控
在一些肥力充足的地塊,容易出現薯蔓徒長的現象。在7月中下旬和8月中上旬可用15%的多效唑或縮節胺對水噴施,一般每隔10天噴1次,連噴2~3次,效果較好。
科學追肥
紅薯是需肥性很強的作物,尤其是對鉀肥的需求量很大。追肥一般以磷、鉀肥為主,氮肥為輔。在施足底肥的基礎上,每畝每次結合澆水施用磷肥50公斤、硫酸鉀15公斤、尿素10公斤,連續追肥2~3次,比不追肥增產30%以上。在紅薯的生長后期,根系的吸收能力減弱,可采用根外追肥的方法,以彌補營養的不足。可葉面噴施0.5%的尿素溶液、2%~3%過磷酸鈣溶液、0.2%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在傍晚前后噴施,每7天噴1次,連噴2~3次,每畝每次用藥液量50公斤,噴后一般可增產10%左右。(楊玉石)













